轉2018/06/19【壹嘉書摘】趙元任、胡適與韋蓮司:半世紀的友誼(陳毓賢)MP.WEIXIN.QQ.COM【壹嘉書摘】趙元任、胡適與韋蓮司:半世紀的友誼在他同輩的人中,胡適最憐愛的人大概是徐志摩,最欽佩的是眼界寬廣辦事力超強的丁文江,最羨慕的則是趙元任。
Hanching Chung有些話似乎胡說八道:"中共統治大陸後,對胡來說,去留 是個讓他掙扎良久的道義問題;趙則早就在中學已決意做世界公民了。" "這次趙辭了哈佛的職位回國逗留十三年,可視爲響應胡“整理國故”的呼籲"
本文摘自壹嘉版《寫在漢學邊上》,作者陳毓賢著有《洪業傳》《A Pragmatist and His Free Spirit》等多種作品,也是王安憶《長恨歌》的英譯者(與白睿德合作)。其中《洪業傳》獲2013年中國書業年度圖書、《南方都市報》2013年度十大傳記好書、《南方週末》賀衛方2013年度好書等多種榮譽。《寫在漢學邊上》出版于2016年,amazon國際網站有售。
作者旅美多年,與海外學者多有交往,本書是作者的學術隨筆集,收入談洪業、胡適、趙元任、方志彤等著名學者的學問軼事,因為作者與這些學者多有交往,所以是非常珍貴的第一手傳記資料。另有文章談及羅素、杜威和蒙古學家柯立夫其人其事。
作者簡介 · · · · · ·
陳毓賢,祖籍廣東中山,生長於菲律賓馬尼拉。曾就讀台灣師範大學,獲華盛頓大學文學碩士,波士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從事金融業多年。退休後以寫作自娛,主要寫二十世紀人物。除在中英文刊物發表文章與書評外,還和周質平合作寫A Pragmatist and His Free Spirit,論述胡適與前衛女畫家韋蓮司長達半世紀的友誼與愛情;和Michael Berry 合作把王安憶的小說《長恨歌》 英譯為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榮獲美國現代語文學會翻譯獎;並把自己早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的A Latterday Confucian 重新整理成商務印書館新版《洪業傳》,此書登上包括中央電視台在內的多種“2013年好書”榜。
目錄 · · · · · ·
前言1
懷念嚴倚雲與高叔哿6
胡適的白話詩與美國前衛藝術20
有關於胡適與韋蓮司戀情的檔案資料30
胡適的戀人及諍友韋蓮司的身世**41
趙元任、胡適與韋蓮司:半世紀的友誼53
猶太神學院院長與胡適 67 *
胡適生命中爭議最少的一段70
羅素的婚姻觀和胡適以及杜威81
洪業怎樣寫杜甫94
《洪業傳》出版以後106
蒙古學家柯立夫其人其事116
再談柯立夫和方志彤127
我們所認識的韓南教授夫婦137
謎樣的趙如蘭和她的父母親:趙元任與楊步偉145
燕園裡的單身外籍女教師175
一位英國教授眼中的紅軍191
美國早年漢學家富路德的家世201
司禮義神父奇特的治學生涯216
一個域外老書迷,讀讀寫寫半個多世紀227
*
陳毓賢《親炙記幸 猶太神學院院長與胡適 》67~69
Louis Finkelstein (June 14, 1895 in Cincinnati, Ohio – 29 November 1991) was a Talmud scholar, an expert in Jewish law, and a leader of the Jewish Theological Seminary of America (JTS) and Conservative Judaism.
His major scholarly pursuits were works on the Pharisees, a Jewish sect in second Temple times from which modern Jewish tradition developed, and the Sifra, the oldest rabbinic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Leviticus, which was completed in Palestine in the fifth century. Even in his retirement he continued writing, working at the dining room table of his Riverside Drive apartment to complete several annotated volumes of the Sifra.
胡適寫說儒論文時參考書之一The Pharisees: The Soci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ir Faith.法利賽人:他們信仰的社會學背景。
- The Pharisees: The Soci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ir Faith. Philadelphia: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of America, 1938, 751 pp.
Second edition with revisions, in two volumes, Philadelphia: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of America, 1940.
Third edition with supplement, in two volumes, Philadelphia: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of America, 1962 and 1966.
~~Bibliography of the Writings of Louis Finkelstein
陳毓賢用火車頭,其實是消防車5號
I Saw the Figure 5 in Gold | |
---|---|
Artist | Charles Demuth |
Year | 1928 |
Dimensions | 90.2 cm × 76.2 cm (35.5 in × 30 in) |
I Saw the Figure 5 in Gold, also known as The Figure 5 in Gold,[1] is a 1928 painting by American artist Charles Demuth. It has been described as influenced by Futurism and Cubism. Painted as a homage to Demuth's friend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the painting references Williams' poem The Great Figure, which describes a fire engine speeding through the streets of New York on a rainy night. The painting's title is a phrase from the poem.
*****
陶方宣 : 胡適的圈子等
《张爱玲与胡适》(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胡适:徽州之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1)《胡适·徽州之符》_互动百科
《沈从文:湘西之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今生今世张爱玲》(广西师大出版社)
《胡适的圈子》(山东画报出版社)
《西湖的风花雪月》(广西师大出版社)
《西装与小脚》(广西师大出版社)
《大团圆》(世界知识出版社)
《霓裳·张爱玲》(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文人的美食》(上海远东出版社)
《海上花·张爱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寻踪·张爱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霓裳·张爱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张爱玲美食》(上海远东出版社)
《月亮河的传说》(安徽少儿出版社)
----
這段評語是翻翻書 讀一二篇之後的看法 因為這是本不嚴謹(包括選胡適的朋友 連李敖都算進去的話 那胡適的朋友至少可寫500人) 的書 所以說說而已
林語堂的台北舊居的照片,跟現在的樣子差別很大......
(這評論是錯的)
朋友中最有意思的是錢鍾書夫婦與胡適的關係
據本書說(引楊絳)他們認識而且讀過錢的三本大作(p. 164 這 我覺得很可懷疑)
胡適對胡頌平說,他不認識錢
難道這真是要保護因宋詩選注 麻煩上身的錢先生嗎? 我很懷疑 ---因為胡頌平不會馬上或刻意去發表它
這本書的作者可能連胡適的年譜等資料都沒有,
所以在"汪靜之:笑瞇瞇的“情敵” ,將胡適的愛情神話(和與郁達夫的批評等)定在1921年
,這是錯誤的。
寫人如王國維等,都很膚淺。 換句話說,是劣等的報導。
| ||
作 者: | 陶方宣 | |
出版單位: | 山東畫報 | |
出版日期: | 2010. |
在風雲際會、人才輩出的民國時代,“我的朋友胡適之”是文化圈內許多人的口頭禪,胡適的聲望、地位和個人魅力由此可見一斑。本書從胡適的交際圈著 手,切入胡適波瀾起伏的學術、人生與情感世界,史海鉤沉,採珠擷玉,講述了胡適與“朋友”們在交往當中發生的一個個鮮活、生動、有趣的故事,勾勒出一代大 師為人隨和、寬容、溫情、率真的一面,栩栩如生,宛如親見。
作者簡介:
陶 方宣,筆名黑白,作家、劇作家。安徽省蕪湖市人,現居上海。曾在《太原晚報》、《濟南時報》、《青年報》等十多家報刊開設個人專欄,作品散見於全國各地報 紙雜誌,多次收入各類選刊、選集、年鑑出版,創作有電視劇六十多集,均已拍攝播出。有個人專著《張愛玲美食》、《張愛玲霓裳》等。
圖書目錄:
我的朋友胡適之(序)
北大同仁
徐志摩:換褲子穿的好朋友
蔣夢麟:75歲的衝動“少年”
沈從文:癩蛤蟆十三號
周作人:想開茶莊的“茶農”
陳衡哲:筆名叫莎菲的才女
季羨林:愛閒扯的小先生
魯迅:愛吃辣椒的外科醫生
錢穆:孤傲的孩子王
辜鴻銘:一把著名的“茶壺”
馬寅初:七個孩子的父親
林語堂:到處借錢的貧困生
蔡元培:老北大的“管家婆”
徽州“駱駝”
張愛玲:住在難民營的難民
汪靜之:笑瞇瞇的“情敵”
蘇雪林:脾氣不好的徽州女人
梁實秋:徽州績溪的毛腳女婿
陳獨秀:愛吵架的安徽佬
陶行知:不會洗襪子的老鄉
昔日老友
陸小曼:筆跡像男人的眉娘
溥儀:淘氣的小皇帝
梅蘭芳:穿西裝的“楊貴妃”
宋美齡:漂亮的蔣家廚娘
汪精衛:西湖邊的美男子
郁達夫:憤怒的文藝青年
王國維:很難看的小辮子老頭
楊振寧:一個羞怯的男生
冰心:多才多藝的女生
李敖:穿破褲子的窮小子
錢鍾書:愛下蛋的“母雞”
楊杏佛:有個性的楊大鼻子
周汝昌:歪打正著的紅學家
茅盾:不愛說話的小說編輯
章士釗:穿長袍的士大夫
邵洵美:喜歡抹胭脂的男子
陳寅恪:沒有文憑的導師
趙元任:適之最聰明的同窗
齊白石:以蝦行賄的老頑童
孫中山:一艘“裝了羅盤”的輪船
郭沫若:愛好接吻的詩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