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之先生活在1984年《聯合文學 創刊號》梁實秋、吳大猷文章中
昨天12月17日,是胡適先生(1891- 1962)的134歲生日。
胡適是啟發及影響我最大的人。
主要是1967左右讀了文星叢刊,李敖寫的有關胡適的兩本書「播種者胡適」及「胡適評傳」。從此,我立志也能當播種者。
我今年75歲了。回首前塵,我自認在骨髓移植,幹細胞研究及法醫師制度的建立,都勉強可以說是播種者。
我在1954年就讀台南市永福國小。而永福國小正好是清代的台灣道署所在地。胡適的父親胡傳(鐵花)
在1891年來台時,居住在台灣道署。後來三歲的胡適也在此住了9個月。
所以1952年,胡適在台南市長葉廷珪的陪同下,回到了他60年前居住之地永福國小,留下了一幅墨寶,也手植了一株樹。這樹曾被遷移,但仍然枝葉茂盛。
胡鐵花後來調為「台東州代理知州」,1894年甲午戰爭後,死得很離奇。所以現在台東有鐵花村。台東阿里擺也是他為了防禦日軍所築。胡傳的「台東州日記與稟啟」我字字逐讀不知幾次。
在1960 -70年代,李敖也可以說是台灣青年的啟蒙人物。後來我與他也有不錯的交情。緣起於後來李敖把適之先生送給他的墨寶拿出來義賣,被我買到了。成為我的珍藏。
我與胡適先生還有一個奇妙緣份。1975年我在台大醫院擔任內科第二年住院醫師,在ICU 值班。有一天,有心肌梗塞病人被送來,竟是胡適先生夫人
胡江冬秀。後來她臨終時也是我值班。所以胡夫人的死亡診斷書上,蓋的是我的職章。
50年過去了。後來讓我很難過的一件事是1957年,留在中國的胡適幼子胡思杜,不堪批鬥,自殺而死。胡適竟然終生不知此事。
2015年我為了考察胡傳,到了徽州績溪的胡適故居,也去堪察了胡傳的墓。心得甚多。但终於還是不敢成書。後來將20萬字的「胡鐵花」長篇小說文稿改寫為三篇與花東開山撫番為主題的短篇小說「苦楝花」。
|
||||
胡適(1891-1962),字適之,安徽績溪人。1910年留學美國,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歷任北京大學教授
、駐美大使、北京大學校長、中研院院士、中研院院長等職。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為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
「閱讀胡適」系列將帶領青少年朋友認識這位國學大師、中國新文學運動最重要啟蒙人,窺探大師的思想殿堂。
醉過方知酒濃,
愛過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詩,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節錄自《嘗試集》〈夢與詩〉
這四句傳唱一時的愛情詩句,出自「中國學術的哥白尼」——胡適寫詩的繆思。
鼻子人人有,惟君大得凶;
直懸一寶塔,倒掛兩煙囪。
親嘴全無份,聞香大有功;
江南一噴嚏,江北雨濛濛。
——抄錄自《嘗試後集》〈戲楊杏佛的大鼻子〉
這首戲謔逗趣的五言打油詩,也是出自「中國新詩的開山祖」——胡適之手。
前引兩篇詩作儘管風格迥異,卻都是胡適親筆的創作。這位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上響噹噹的
大人物,不僅是西方近代主流政治文化——自由主義。在中國的主要代表人物,致力於向中國引進西方的科學精神、科學方法,以及倡導理性精神和憲政、民權、民
主等政治理念;同時身兼中國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終生致力於整理國故。因此,胡適成為對中國現代學術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尤其令人稱奇、嘆服的是,未及
而立之年,胡適便在學界博得盛名。
為什麼胡適能在短短一兩年內,取得中國學術思想界的領導地位?與他的求學歷程是否有關聯?在紀念胡適誕生一百二十周年的同時,藉由胡適留下的作品,重新尋繹這位堪稱「一代國學大師」的學思歷程,或能從中汲取治學的巧門妙方。
《四十自述》一書,可說是當今世人追索胡適年少生活紀錄的重要依憑。其中,胡適在一九三○年所撰的〈九年的家鄉教育〉一文中,曾對自己幼時的受教記憶,有如下敘述:
「我才三歲零幾個月,就在我四叔父介如先生的學堂裡讀書了。……我念的第一部書是我父親自己編的一部四言韻文,叫做《學為人詩》,這部書說的是做人的道理。……我念的第二部書,也是我父親編的一部四言韻文,名叫《原學》,是一部略述哲理的書。」
從敘述中,可以清楚理解胡適啟蒙甚早,不足四歲之齡便已開始誦讀詩書,學習待人處世
的道理。該文中同時收錄胡適童蒙時期所讀過的各種書目,除了大家熟知的四書、五經外,尚且包括了《孝經》、朱熹所撰的《小學》等傳統經典。這些古文經典,
胡適不僅能熟讀涵泳,也能通曉其中奧義。何以致之?據胡適自己的說法,關鍵就在於「講書」——聽先生講書。
原來,胡適自小入私塾求學,胡母為了確保胡適認真習得知識,特別支付較高的「束脩」
給講課的先生,央求先生仔細「講書」——逐字、逐句的講解經文給胡適聽。幾年下來,高額的束脩發揮了效用,其他孩子連「父親大人膝下」都不懂,須向胡適請
教。而胡適不但早已通讀四書五經,還能游刃有餘的涉獵風行於當世的章回小說,例如:《水滸傳》、《紅樓夢》等書,作為課餘的消遣自娛。可以說,國學大師的
底子就是從私塾裡的「講書」開始奠定的,而這種認認真真做學問,踏踏實實做事的態度,則可視為胡母對胡適一生治學為人最重要的影響。
九歲後,胡適開始接觸中國古典小說,並大量閱讀,諸如: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蒲松
齡的《聊齋誌異》、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唐芸洲的《七劍十三俠》……等章回小說,抑或彈詞話本《雙珠鳳》、翻譯小說《經國美談》等,他都讀得興致盎然;
甚至連勸人為善修行的佛教經書《玉曆寶鈔》、《妙莊王經》,胡適也來者不拒,誠如他曾自言的:「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
尤為難得的是,胡適十二三歲時,不但讀了大量的小說,還能把小說「講」出來,向周圍
的本家姐妹們說書。靠著「讀」故事的驅使推動,他得把文言文的故事翻譯成績溪的方言土話,無形中逼使他更了解古文的文理。就在「閱讀」與「說講」的持續交
互作用下,胡適厚實的白話文學根基緣此扎下,繽紛多彩的閱讀經驗,更為他日後創作文學作品蓄積了源源不絕的能量。
不僅喜愛閱讀、聆聽故事,擅長「講說」故事,胡適也勤於筆耕。剛及志學之年,便在同
學的鼓勵下,撰寫〈地理學〉一文,刊登在當時鼓吹革命的刊物《競業旬報》創刊號上。據說,這是胡適的第一篇白話文作品。又因為興趣廣泛,胡適在文學、哲
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所以著述豐富,現今仍廣為流布的著作,包括:《胡適文選》、《四十自述》、《三百年中
的女作家》、《中國古典小說研究》、《海外讀書雜記》、《西遊記考證》、《白話文學史》、《戴東原的哲學》、《中國古代哲學史》、《文學改良芻議》……
等,不下二十種。
總的看來,胡適不但掌握了治學四要:「聽」、「讀」、「說」、「寫」,且無一不精,遂能在學識的涵養及文學創造的進程中,超越同儕,取得領先。時下青年學子們若能真切仿效胡適的讀書之方,假以時日,一定也能大獲啟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