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森豪救了台灣」駐美代表:沒有他,台灣恐早已被中共拿下
阿Ken 2015/07/30 16:12:00 發表於 • 政治 • 國際

面對共軍襲擊台灣,艾森豪清楚表明美國協防台灣的立場,1954年12月,中華民國與美國雙方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隔年國會兩院通過「台灣決議案」,授權美國總統防衛台澎金馬。
美國國會於1999年立法通過興建「艾森豪紀念堂」,我國近來捐贈100萬美元協助興建艾森豪紀念堂,是第一個承諾捐款協助興建的國家。
聯合報導,美國艾森豪紀念堂委員會28日在美國國會舉行酒會,感謝中華民國政府的捐贈,駐美代表沈呂巡致詞表示,相對於艾森豪總統當年對台灣的貢獻,捐款微不足道,要不是艾森豪當年的政策,台灣恐早已被中共拿下。
時事刊物《外交官》(The Diplomat)刊載了一篇名為「How Eisenhower Saved Taiwan」文章介紹了艾森豪對台灣的貢獻。
報導指出,1950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發布不干涉台灣聲明,表示任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進攻中華民國,但是6月朝鮮戰爭爆發,杜魯門遂改變立場派遣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以防止中國進攻台灣,也禁止中華民國反攻大陸。
韓戰於1953年結束,之後爆發了第一次台海危機,1954年9月3日,共軍對金門發動砲彈突擊,這就是所謂的九三砲戰,1955年共軍還佔領了江山島,情況危急。
艾森豪於1953年1月上任,面對共軍襲擊台灣,他清楚表明美國協防台灣的立場,1954年12月,中華民國與美國雙方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隔年國會兩院通過「台灣決議案」,授權美國總統防衛台澎金馬,當時的國務卿杜勒斯(John Dulles)公開宣稱,華府考慮動用核武對抗中共武力侵略。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在美國與中共建交時取消,但其精神在隨後美國國會通過的「台灣關係法」繼承與取代。
除此之外,艾森豪還於1960年來訪台灣,這是美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現任總統到訪台灣,報導指當時有五十萬台灣民眾於總統府前聆聽艾森豪演講。駐美代表沈呂群說:「他(艾森豪)站在那裡,就代表著美國的保障、美國對台灣的防衛。」
艾森豪訪台。Photo Credit: 達志影像
在艾森豪任內,還撥款十億美元資助台灣,這是打造台灣經濟基礎很重要的關鍵。
中央社報導,艾森豪紀念堂委員會執行長瑞德爾(Carl Reddel)在會中感謝中華民國率先捐款,展現深度領導視野;沈呂巡也希望台灣拋磚引玉,啟發各國或機構投入紀念堂籌款。
艾森豪是二戰期間歐洲戰區盟軍最高統帥,對戰後全球發展有重大影響;今年是二戰結束70週年,美國社會對這位五星上將與第34任總統高度感懷,許多評論認為,艾森豪的表現被低估。
新聞來源:
艾森豪援台史頁 60年後仍感念(中央社)
How Eisenhower Saved Taiwan(The Diplomat)
「艾森豪救了台灣」 我捐3100萬建紀念堂(聯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