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戴東原哲學之評析(黃懿梅)

戴東原哲學之評析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Tai Chen 黃懿梅
載 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論評 第五期 1982年1月 頁281-302

一 前言
.....引胡適 余英時等人綜觀 ......追問: 戴東原哲學真的是宋明理學的革命嗎?
....其格物致知的方法是怎樣的一種方法 是否真的否定了程朱
他是否真把知識 (道問學)和倫理(尊德性) 分開.......

二 哲學方法

三 形上學
四 人性論





姓名 黃懿梅
專長 知識論、心靈哲學
職稱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

* * 書名 : 休謨(書頁黃斑)

* * 作者 : 麥克纳 著 黃懿梅 譯

* * 出版社 : 長橋出版社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學外國語,要年紀輕出去才好

先生今天再看給福特基金會的信稿,覺得這是小孩子寫的英文,不能用的;….自己來寫。因而談起『現在一般出國的留學生,都是年紀太大了。學外國語,要年紀輕出去才好。像丁文江、葉公超、溫源寧、我,都是年輕出國的。…….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 (143 1961/2/20)

記憶力可能不可靠---梁實秋/胡適

據說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國共戰亂時期,某天,胡適先生收到急報要求必須即刻從北京趕赴南方,一切都來不及整理攜帶,行前,胡適心想這次離開就不可能再回來 了,於是他匆忙瀏覽(我腦海中出現胡適以指腹「撥」過去)書架上他半生的藏書,他當下決定只帶走《紅樓夢》,亦即他在上海購得的一十六回「甲戌本」和他另 藏的「程乙本」,前者為乾隆五十七年(西元 1792年)的活字排版,乃世間最古老又寶貴的紅樓夢寫本。一定的,我想胡適一定是以指腹撥過書冊,腦中千迴 百轉,神態有些焦灼地尋書,瞬間抽出《紅樓夢》深清端詳,而門外的時代正烽火動蕩著。書架 ■李進文


----

胡適自己發現記憶力不可靠
他記得1948年從北平撤退時只帶出三本書
其實其中的 陶淵明集 和錢牧齋的 杜詩箋注 兩書都是1949年春天在上海買的 上頭都有自己的記載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 頁216 (1961/8/24)





梁實秋關於《西瀅閒話》和陳通伯先生兩編 都是第一流的文章

我這篇談的是一微小的小記憶之失 無關宏旨

梁實秋序 (1963) --陳西瀅《西瀅閒話》--- 說凌叔華說《西瀅閒話》借自倫敦大學圖書館

到了1970年5月梁實秋先生在西雅圖旅次記的是 《西瀅閒話》借自"大英博物館圖書館"---"悼念陳通伯先生" 收入 《看雲集》 台北:志文 1974 頁113-14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頁320 提到胡適說 " (記得《羌村》可十字記錯二字) 今天我又給頌平批分數了" 不禁哈哈大笑....
(孥怪我在, 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 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牆頭, 感嘆亦〔虛欠〕
欷。 夜闌更秉燭, 相對如夢寐。 晚歲迫偷生, 還家少歡趣。 ...)


---

University of London Library

胡適的《南高峰看日出》詩篇

"......0.後來 賈景德用我的意思寫作舊體的詩 .....收在他的詩集裡 還不錯"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 (152 1961/4/9) )


----

南高峰看日出 (一九二三年)



七月二十九日晨,與任百濤先生曹珮聲女士在西湖南高峰看日出。
後二日,奇景壯觀猶在心目,遂寫成此篇。



時候似乎已很晚了,

我們等的不耐煩了!

東方還只是一線暗淡的紅雲,

還只是一顆微茫的晨星,

還指不定那一點是日出的所在!



晨星漸漸淡下去了,

紅雲上面似乎有一處特別光亮了。

山後的月光仍舊照耀著,

海上的日出仍舊沒有消息,

我們很疑心這回又要失望了!



忽然我們一齊站起來了:

“起來了!”“現在真起來了!”

先只像深夜遠山上的一線野燒,

立刻就變成半個燦爛月華了,

一個和平溫柔的初日,冉冉的全出來了!



我們不禁喊道:

“這樣平淡無奇的日出,”

但我們失望的喊聲立刻就咽住了;

那白光的日輪裡,

忽然湧出無數青蓮色的光輪,

神速地射向人間來,

神速地飛向天空中去:

一霎時,滿空中都是青蓮色的光輪了,

一霎時,山前的樹上草上都停著青蓮色的光輪了。



我們再抬起頭時,

日輪裡又射出金碧色的光輪來了,

一樣神速地散向天空去,

一樣神速地飛到人間來!

一樣奇妙地飛集在山前的樹葉上和草葉上!



日輪裡的奇景又幻變了,

金碧的光輪過去了,

艷黃的光輪接著飛射出來;

艷黃的光輪飛盡了,

玫瑰紅的光輪又接著湧出來;

一樣神速地散向天空去,

一樣神速地飛到人間來,

一樣奇妙地飛集在樹葉草葉上和我們的白衣裳上。



玫瑰紅的光輪湧射的最長久,

滿空中正飛著紅輪時,

忽然那白光的日輪裡,什麼都沒有了。

那和平溫柔的朝日忽然變嚴厲了!

積威的光針輻射出來,

我們不自由地低下頭去,

只見一江的江水都變成燦爛的金波了,

朝日已升的很高了。





南高峰看日出

七月二十九日晨,与任百涛先生曹声女士在西湖南高峰看日出。

后二日,奇景壮观犹在心目,遂写成此篇。

时候似乎已很晚了,

我们等的不耐烦了!

东方还只是一线暗淡的红云,

还只是一颗微茫的晨星,

还指不定那一点是日出的所在!

晨星渐渐淡下去了,

红云上面似乎有一处特别光亮了。

山后的月光仍旧照耀着,

海上的日出仍旧没有消息,

我们很疑心这回又要失望了!

忽然我们一齐站起来了:

“起来了!”“现在真起来了!”

先只像深夜远山上的一线野烧,

立刻就变成半个灿烂月华了,

一个和平温柔的初日,冉冉的全出来了!

我们不禁喊道:

“这样平淡无奇的日出,”

但我们失望的喊声立刻就咽住了;

那白光的日轮里,

忽然涌出无数青莲色的光轮,

神速地射向人间来,

神速地飞向天空中去:

一霎时,满空中都是青莲色的光轮了,

一霎时,山前的树上草上都停着青莲色的光轮了。

我们再抬起头时,

日轮里又射出金碧色的光轮来了,

一样神速地散向天空去,

一样神速地飞到人间来!

一样奇妙地飞集在山前的树叶上和草叶上!

日轮里的奇景又幻变了,

金碧的光轮过去了,

艳黄的光轮接着飞射出来;

艳黄的光轮飞尽了,

玫瑰红的光轮又接着涌出来;

一样神速地散向天空去,

一样神速地飞到人间来,

一样奇妙地飞集在树叶草叶上和我们的白衣裳上。

玫瑰红的光轮涌射的最长久,

满空中正飞着红轮时,

忽然那白光的日轮里,什么都没有了。

那和平温柔的朝日忽然变严厉了!

积威的光针辐射出来,

我们不自由地低下头去,

只见一江的江水都变成灿烂的金波了,

朝日已升的很高了。








詩末附記云:“晨與任白濤先生、曹珮聲女士在西湖南高峰看日出,後二日,奇景壯觀,猶在心目,遂寫成此篇。”




----


作品名稱 *
胡適 南高峰看日出
*
* 作  者 *
羅平國
*
* 作品分類 *
書法篆刻類


沒誠意 讀不清楚

胡適 南高峰看日出 *
* * *


*

胡適讀THE FRENCH REVOLUTION 書評

(Time 寫成 Times)
"根據法國路易十六King Louis XVI 革命時代 當時人的紀錄或信札.......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 (153 1961/4/12)



tumbrel, guillotine,

THE FRENCH REVOLUTION (350 pp.)—Georges Pernoud and Sabine Flaissier—Putnam ($5).

"That was a nice way to behave," said the Deputy to the King. "You are a good man and you are liked, but see what a mess you have got into!" Whereupon the Deputy burst into tears.

The tearful Deputy was a man named Corollaire, the good man was King Louis XVI, and the mess was that fantastic and shattering imbroglio—the French Revolution. Louis, dressed in old brown plush and very dirty linen, did not look much of a King at the moment. He had just been frustrated in the most sensible decision of his reign—to flee from his capital with his family. The royal entourage had as much chance of inconspicuous anonymity as a troupe of menagerie freaks.They were recognized 125 miles from Paris at Varennes and—the whole coach train of them—hauled back to finish their roles as tragedians in the century's bloodiest drama.

Georges Pernoud, French journalist, and Sabine Flaissier, historian, have brilliantly executed the astute notion of telling the sto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terms of eyewitness stories culled from 50,000 items in the national archives. The book gives all the blooming, buzzing confusion of a new world being created but not yet comprehended or tidied up by the hindsight or partisanship of a Michelet, Taine or Carlyle.

The Baker's Wife. It is grim stuff for those who have comfortably and vaguely given the French Revolution a retrospective blessing as a Good Thing—Lafayette and all that. The heirs of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 behaved at times like Mau Mau. Parts of butchered bodies were carried on pikes through the streets, and children played in the gutters with severed heads, and in the official Terror the carnage reached a truly modern scale (1,285 deaths at the guillotine in 45 days in Paris alone).

No wonder the King wanted to call it quits. The mob of Paris forced him from his Byzantine cocoon of ceremony at Versailles to rule in Paris. They wanted bread. He promised them bread. As for the mob who butchered his guards and jostled his coach all the way to Paris, they hailed his generosity, "Long live the baker!" and Queen Marie Antoinette was saluted as "the baker's wife." It was time to go. In this whole bewildering montage of scenes, it is on the confused King—and all the confusing attitudes held toward him—that the mind focuses. Things were beyond everyone—most of all beyond Louis—prisoner of a system he could neither administer nor change. He had to go, but the agonized and muddled sincerity of all the witnesses gives pathos to his historic plight. King and all, he was a man.


While he was waiting, literally, for the ax to fall, it is touching to note that Louis studied the only notable precedent available as a guide to his conduct—a history of England giving an account of the death of Charles I. Charles, as the Commonwealth Poet Andrew Marvell conceded. "Nothing common did or mean. Upon that memorable Scene." Louis was as good as his royal Stuart exemplar and became one man, at least, who was a hero to his valet. Cléry. the valet, though too upset to shave the King, honored the courage and courtesy of his last hours, was at pains to order boiled beef and mashed parsnips. The King was fond of that dish, and besides, could eat it with a spoon. The revolutionary citizenry would not trust him with a knife, for fear of suicide. "Do they think me a coward?" the King asked with indignation.

The journalist Prudhomme was less generous than the English poet or the French valet when he came to record the decapitation of Marie Antoinette. With her hair cut short and wearing widow's weeds, the Queen trod on the foot of her executioner as she mounted the scaffold and said prettily, "Monsieur. I beg your pardon." Sneered Eyewitness Prudhomme: "It may be that she contrived this little scene to add an interest to her memory, for there are some people whose vanity persists as long as life itself."

Added Humiliation. No doubt the Revolutionary Tribunal could only do what it did. The citizens had not learned the English trick with difficult monarchs of cutting off their pocket money rather than their heads. The modern reader (for whom kings are no problem) may yet be shocked and puzzled, not at the executions but at the scenes made vivid in the keyhole cameos of chambermaids, doctors, etc. Why humiliate the doomed? After a half-hour debate about a pair of scissors that the King had asked for,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eople decided on no scissors. As for the Queen, she had to conduct all the arts of female sanitation and toilette under the eyes of a citizen jailer. It seems shocking—just as the act of the executioner of slapping the cheeks of Charlotte Corday's severed head is more shocking than her death. Why?

In humiliating Louis and Marie Antoinette, the revolutionary citizens were not being cruel and vindictive for the fun of it but were acting from fear of their own awe of the monarchy. Royal ritual and ceremony—a sort of status symbolism run mad—still held its power over the minds of the republicans; instinctively, they knew that the King and Queen must be deglorified before they could be decapitated. So, too, the Dauphin was left to squat for months in his own ordure.

This puzzling ambivalence becomes clear in the scenes about the guillotine as Louis' head fell into the basket. Dr. Philippe Pinel, an enlightened physician, attended as a citizen armed guard and reported his "heart filled with grief." The people were in a mood of "somber consternation." Some dipped handkerchiefs and bits of paper in the royal blood and, says Pinel, went home to "weep in the bosom of their families." Only the mounted guard cried "Vive la Nation!"


After such psychological complexities, it is a relief to learn that Citizen Sanson, the executioner, was suffering from a simple modern grievance—poor pay and working conditions. There is some irony in his complaint that "the abolition of class prejudices I thought would make it easier for me to find assistants, but on the contrary . . ."

Sparing Shoes. The book is rich in such raw slices of life; like any day's newspaper, it is an anthology of comedy and horror. In the style of a film documentary, it flicks through some terrible hours of history. One moment it is a priest disguised in a red waistcoat waiting fearfully in the streets to give a last blessing to a tumbrel full of ladies on their way to the knife. Another provides a vignette of an aged émigré aristocrat in the counter-revolutionary army marching barefoot with his shoes slung on his bayonet to save the wear and tear. A last note in the book—a letter from an obscure Parisian called Bonaparte to his brother back in Corsica—gives promise of more to come. Napoleon was crazy about the Paris women; all he wanted to complete his happiness was a "chance to take part in a battle."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胡適的文章的 style

胡適的散文和詩
看似簡單 明白 易懂
好像沒什麼學問 本事
其實不然

參考: 'But remember that "simplicity" is a buncombe. ' (V. Nabokov, On Ivan Ilych's Life /《伊凡‧伊列區之死》托爾斯泰 The Death of Ivan Ilyich by Tolstoy)
buncombe/bunkum

不要看《朱子語類輯略》要看《朱子語類》全文/索麵

1961年3月19日
胡適看胡頌平在讀 《朱子語類輯略》之後
胡適說:" 不要看輯略 要看全文! "
(頁140)

《朱子語類》/不要看《朱子語類輯略》要看全文!



胡猜也可了解其推理過程:
《朱子語類》頁24-25 大談其胡猜:
"伊川說: "世間人說雹是蜥蝪做 初恐無是理" 看來亦有之....."雹"字"雨"從"包" 是這氣包住 所以為雹也"雹/朱子胡猜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 (頁259) 提到他從《朱子語類》讀到宋朝已吃"索麵"
(索面_互动百科 - [ 轉為繁體網頁 ]索面-suǒ miàn 索面索麵) 一种用手工拉成晾干的素面,称“坠面”,俗称为“长寿面”。,鲜软可口。索面又细又匀、颜色白净。另外口感也非常好,是一般面条不可比美的。)




"唐人俗舞謂之打令
舞時皆裹幞頭
列坐飲酒 少刻起舞"

---《朱子語類》卷 九十二
轉引 姜伯勤 《唐令舞考》收入 《敦煌藝術宗教與禮儀文明》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 頁550-70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胡適不是低級趣味 就是別有用心..

方東美 新儒家哲學十八講 台北:黎明文化 1983 頁196-97
有一對胡適的攻擊
我想這是典型的"道聽塗說"的例子
待查 (許多人都是根據傳言攻擊/圍剿胡適 注意 此演講是胡適過世14年之後的指控)

(根據此書 胡適在美國跟洋專家說 中國那有藝術? 方東美說:".......一位常年居住在北京的高級知識份子 而且號稱是位中國哲學家 竟然說出這種話 不是低級趣味 就是別有用心......")

由於該書根據的1976年的錄音稿整理 主要的人名 Henry Taylor (原書寫為: Hery Talor) 不過現在網路上找不到寫七大本的 Chinese Paintings 的這人

有位 Francis Henry Taylor, Director, MMOA, 不過他的專長和著作與方所說的不同

臺北市浦城街宿舍 (胡頌平)

胡頌平的兩本書: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 都是研究胡適不可或缺的
後者師生兩人的形象和關係其實都很鮮活 如 BOSWELL 和 S. JOHNSON....
(代胡適寫"鄰居之光"都寫下 表示被強求的....... 家裏被當老太爺服侍的 胡頌平多當胡適的跑腿.......
)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的後記 (319-22) 是"胡頌平記於臺北市浦城街宿舍 七十三年二月九日" 1984/2/9

在1970年代我有一外文系張同學她父親就在臺北市浦城街的台電宿舍


現在那兒一景:

台師大後面的浦城街13巷,在鬧烘烘的師大夜市旁,是饕客絕對不能忽視的寶地;因為短短一條小巷,充塞著美、藏、印、馬、日、韓、義等國料理,每一家各有奇妙菜色,宛如世界美食地圖縮小版。



客人的蒜香/蒜臭

胡適晚年有客人來訪 滿身蒜香 /蒜臭
他不以為異
等到客人走後 胡太太要將所有窗戶打開通風
焚香
驅臭


我有朋友說 你身上有蒜香 他的德國老師會請你出去
Living in Germany: Getting manners right in Germany is tricky
business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胡適文存無特殊之感情.......聽了也不覺得激動

"......(台大 1950s) 當時有不少同學非常醉心於胡適文存 然而我過目之後並無特殊之感情 胡適先生從美國 回台 來台大演講 ...聽了也不覺得激動....."
《成中英自選集》 p.23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胡適一生受到他母親的影響

"胡適一生受到他母親的影響" 這題目實在太大了ㄅ
下文的陳述可能過於武斷


<一株寧靜的樹>我滿意    ■鄭明娳
《2011/04/24 中華 》

 好一陣子,不論在車上、走路、甚至工作中,腦子偶爾浮現你的影像,內心立刻歡動 起來。想著,遠在地球的另外一端、十六小時的飛機行程、十二鐘點的時差。啊,兒子,我們分居在地球上最遙遠的物理距離。可是,我的心時時熱絡著,好像你就 在我眼前,跟我談科幻、動畫、電影、小說……
 做為母親,我有很多缺點,不知道為什麼,你從不挑剔。在你念小學時,
 我說:「你認為媽媽什麼地方做得最差勁?」你想了想,沒說話。我很誠實的說:「照顧小澍最差勁啦。」你笑說:「應該說最盡責了」想起來,我就感動著。
 我經常問一些很無聊的問題:「自從你回來之後,我就覺得自己老了,你猜為什麼?你一定猜不到的」
 你笑著想了想說:「因為你要照顧我,太忙太累」
 我說:「不對,就知道你猜不到,因為你在這兒使我發現你真的長大了,有這麼大的兒子,當然襯出我老啦。」
 「還有,你認為我希望你不用功、用功、很用功、還是極用功?」
 「不知道」
 「不能說不知道,你是最了解我的人。」
 「不太用功」
 「哈,世界上那有媽媽希望自己兒子不太用功的?」
 「你不是常常叫我要多休息、要多出去玩、要多交朋友嗎?」
 「老實說,你要不要用功,我都沒有意見,你現在的情形,我已經很滿意。不錯,我更希望你活絡一點,不要整天坐在電腦前。」
 西元兩千年三月,我談到梁實秋跟梁文薔父女之間的感情實是人間少有。我說:「世界上應該也很少有母子間相處像我們一樣沒有給對方任何壓力吧?」
 你還沒回答,我立刻套用梁實秋女兒的話說:「你一定會說別人家的事,我怎麼知道呢?」
 「我正要說呢」
 「世界上完美的母親也不多,胡適一生受到他母親的影響負面比正面多。你找得到一個完美的母親來讓我學習嗎?」
 你想不出來。我連連的逼,你說:「與其要求別人很好,不如要求自己很好。」「喔,好有哲理的話。那你為什麼不努力讓自己很好呢?」
 「我想過,但是像天方夜譚,很難。」
 「其實,每人都有永遠改不完的缺點,儒家說要『止於至善』是一生的功課呢!」我說:「只要缺點不會傷害到別人,從另一個角度看,許多缺點也是優點呢。」
 「為什麼?」
 「例如,我覺得你的缺點是太安靜、太內斂;但別人可能覺得你很文雅有修養。」
 「又如,你對我從來沒有任何要求,這是你能夠包容的優點,但沒有人提醒我,使我沒有改進的機會,反而是缺點。每個家庭多多少少都有這些問題。傑夫的家算是最好最正常的家了,但還是有很多問題。」
 你居然說:「親子關係就像政治一樣,從來沒有完美的成品。」
 「那麼,在你身邊,你所見到有沒有比較好的例子?」
 「我們就是。」
 哇!我的心,立刻像玉米花般蹦蹦跳得好開心、好滿意!
 

兩篇文字法子可以收束了

"........不料兩篇文字*都越寫越大了 大到沒法子可以收束了" (胡適 1956/3/13)
基本上這些用語台灣現在少用: 收束/ 文字

*丁在君傳記 論中共清算胡適思想的歷史意義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請懲辦胡適:......".....三民主義之推進 實深利賴"

利賴

.......請懲辦胡適原函 : ".....三民主義之推進 實深利賴" (1930/1/26 日記 剪報)

利賴

【zdic.net 漢 典 網】

謂依傍;依靠。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孟子·離婁上》:“言汝之所以舍正路,放本心,而放恣橫議者,只在此處:趁門風、圖利賴而已。”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 文忠在西域剏興水利,開田至數十萬餘畝,至今利賴。”

嫚/嬸 

1959/1/26 胡適和胡頌平說四十自述 中的 "嫚" 須注解


'伯母兩個字唸得快時變唸成"嫚"字" (胡適)

"我天天聽見隔壁立大嫚家裡的婆媳爭吵和姑嫂不和,我常常聽見..." (四十自述)

劉子楷(崇杰)(胡適日記)

劉子楷(崇杰)是
""當時以梁啟超為首,蔣百里(方蔣)、劉子楷崇傑)、楊鼎甫(維新)、徐新六(振飛)
、丁文江(在君)、張君勱(嘉森)等七人組成非官方訪歐團。 ..


在這本胡適日記全集 - Google 圖書結果
索引"劉子楷" 可得三處 二處吃飯 1930/8/29 與日本人飯局和1931/1/16刘子楷崇杰)邀吃饭,有福建来的蚌,确是美味。座上有梅兰芳、姚玉芙、马连良。

胡適日記

不知子晉緣何事,學會吹簫便得仙。

胡適日記 1930/8/31
胡適日記全集 - Google 圖書結果

煉汞燒鉛四十年,
至今猶在藥爐前。

不知子晉緣何事,
學會吹簫便得仙。

胡適覺得此詩頗有風趣 當時不知作者何人
現在可知 這是:

高駢《聞河中王鐸加都統》詩:“不只學吹簫便得仙”。 ...

煉汞燒鉛四十年,至今猶在藥爐前。
不知子晉緣何事,只學吹簫便得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高骈

高駢(821年-887年),字千里中國唐朝後期軍事將領,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先世為渤海國人,遷居幽州

先世為渤海人,遷居幽州(今北京)。祖父高崇文,是唐憲宗時期名將,世代為禁軍將領。唐懿宗初年,高駢在邊疆統兵防範黨項吐蕃,授秦州刺史。在朱叔明手下任侍御時,「一箭貫雙雕」,被稱為「落雕侍御」。咸通七年(866年),高駢鎮守安南,為靜海軍節度使,曾整治安南至廣州江道。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移鎮西川節度使,駢素稱嚴苛,嚴刑峻罰,濫殺無辜;亦有才幹,時值南詔大舉向唐進攻,並以「木莢書」 威脅高駢要「借錦江飲馬」,高駢築成都府磚城,加強防禦工事。又在境上駐紮重兵,逼迫南詔修好,幾年內蜀地轉危為安。

乾符六年(879年黃巢軍隊沿長江南岸西進,朝廷任高駢為鎮海軍節度使,高駢命崔致遠撰寫檄文《討黃巢書[1],遣將領張璘梁纘阻擊,黃巢轉由浙江南進廣州,廣明元年(880年)黃巢北上,五月在信州(今江西上饒)擊斃張璘。七月,飛渡長江。

高駢懾於黃巢威勢,又與中宦田令孜有怨,故坐守揚州,擁兵十餘萬,保存實力。黃巢軍入長安時,唐僖宗急調高駢勤王,他不服朝廷節制,割據一方。唐朝之亡,和高駢有很大關係。中和二年(882年)正月,僖宗以王鐸兼中書令,充諸道行營都統,高駢有詩才,聽到王鐸加封都統,頗不以為然,寫詩《聞河中王鐸加都統》諷之:「煉汞燒鉛四十年,至今猶在藥爐前;不知子晉緣何事,只學吹簫便得仙。」同年,朝廷罷免高駢。

高駢晚年昏庸,信神仙之術,重用術士呂用之張守一等人,呂用之專斷獨行,上下離心,猛將如梁纘陳珙馮綬董瑾俞公楚姚歸禮等皆為所忌,淮南將領畢師鐸恐懼,中和五年(885年)遂反,召宣州觀察使秦彥助戰。光啟三年(887年),畢師鐸出屯高郵,聯合諸將攻揚州,高駢派人向楊行密求救,未至,城陷,高駢被囚,不久被秦彥、畢師鐸所殺,楊行密得知後,命令全軍將士為高駢穿孝,大慟三日,後發兵殺秦、畢二人。高駢能作詩,《唐詩紀事》稱他的詩「雅有奇藻」。羅隱曾寫詩諷刺高駢好神仙之術。

Gao Pian (高駢) (821[1]?-September 24, 887[2][3]), courtesy name Qianli (千里), formally the Prince of Bohai (渤海王), was a general of the Chinese dynasty Tang Dynasty.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賈景德

賈景德(1880年-1960年10月25日),字煜加,號韜園,山西沁水人。晚清末科進士,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賈景德善詩詞,主要著作有《韜園詩集》、《韜園文集》,並撰《沁縣賈氏塋廟石刻文稿》等。賈景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適日記全集 - Google 圖書結果

但最可注意的是改粗派辨的(圃民日韩)今早静戴此奄,只有道线句葫:三十一日太原合教,内定沈鸿烈、涝饵和、贾景德、鹿锺磷、薛篙粥、胡宗锌等岛政府各部部畏。 ...
1930/9/2 交通部長人選





胡適之先生的世界The Many Worlds of Dr. Hu Shih: 散播智慧的種子(止 ...

2011年4月14日 ... 毛子水先生在為胡頌平編著的《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所作序文中所 ... 1959年5月23日條下記:胡適賈景德及同來女青年簽名著作若干本 ...(賈景德當時81歲 胡先生70歲他只希望活到81年齡而不須人幫忙.....)

Yea, yea; Nay, nay/: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你們的話當是:是就說是,非就說非;其他多餘的便是出於邪惡。 (思高版)
這句 在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 章節打錯

<< Matthew 5:37 >>

King James Bible
But let your communication be, Yea, yea; Nay, nay: for whatsoever is more than these cometh of evil.

胡適說"Yea, yea; Nay, nay "不清楚
與孔子的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的意義相同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此君英文程度這樣差 什麼 "tolerance的" 而大談胡適

"tolerance的胡適和 intolerance的魯迅(Ⅲ)
(一)tolerance:「來之不易的珍貴的成就」"

此君英文程度這樣差 什麼 "tolerance的" 而大談胡適

《清華學報》(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胡適投稿背景可參考
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 楊聯陞 往來書扎

---


《清華學報》(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原為國立清華大學在中國大陸時期即出版發行之刊物,是屬於我國大學院校創辦較早的科學期刊之一,也是大學「學報」名稱的開始。《清華學報》最早發行於 1924年,內容包括自然科學及人文學科領域,後轉型為純漢學期刊,以刊登文史哲論文為主。學報發行至今已有80餘年歷史,為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漢學期刊之 一,作者群名家輩出,早期有胡適、楊聯陞、蕭公權、吳大猷、趙元任、傅漢思、蔣碩傑、唐君毅、錢穆、梅祖麟…等,晚近亦有王士元、鄭錦全、李方桂、李壬 癸、李亦園、蕭啟慶、黃一農、龔煌城、王德威、孫康宜等海內外重量級學者。學報發行曾因戰亂因素中斷,1955年清大在台灣復校後,旋即在1956年6月 由清華學報社重新發行新1卷1期,成為由校友所支持發行之刊物。當時社址設在台北市中華路,美國集稿處在康州的 New Haven。其時每期售價為新台幣80元,美金2元。自1987年起轉由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負責編輯及發行,2002年起再轉至清華大學出版社。清華學 報為一國際性期刊,內容刊載有關中國人文學及社會科學之純學術性論文,且有嚴謹的評審制度,因此屢獲教育部、國科會之獎勵、補助。清華學報園地公開,各方 投稿,均所歡迎。來稿請寄thjour@my.nthu.edu.tw。



年份
卷數
期數
民100/2011
第41卷
第1期
民99/2010
第40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98/2009
第39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97/2008
第38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96/2007
第37卷
第1期 第2期
民95/2006
第36卷
第1期 第2期
民94/2005
第35卷
第1期 第2期
民93/2004
第34卷
第1期 第2期
民92/2003
第33卷
第1期 第2期
民91/2002
第32卷
第1期 第2期
民90/2001
第31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89/2000
第30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88/1999
第29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87/1998
第28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86/1997
第27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85/1996
第26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84/1995
第25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83/1994
第24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82/1993
第23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81/1992
第22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民80/1991
第21卷
第1期 第2期
民79/1990
第20卷
第1期 第2期
民78/1989
第19卷
第1期 第2期
民77/1988
第18卷
第1期 第2期
民74/1985
第17卷
第1期 第2期
民73/1984
第16卷
第1期 第2期
民72/1983
第15卷
第1期 第2期
民71/1982
第14卷
第1期 第2期
民70/1981
第13卷
第1期 第2期
民68/1979
第12卷
第1期 第2期
民64/1975
第11卷
第1期 第2期
民63/1974
第10卷
第2期
民62/1973
第10卷
第1期
民60/1971
第9卷
第1期 第2期
民59/1970
第8卷
第1期 第2期
民58/1969
第7卷
第2期
民57/1968
第7卷
第1期
民56/1967
第6卷
第1期 第2期
民55/1966
第5卷
第2期
民54/1965
第5卷
第1期
民53/1964
第4卷
第2期
民52/1963
第3&4卷
第1期 第2期
民51/1962
第3卷
第1期
民50/1961
第2卷
第2期
民49/1960
第2卷
第1期
民48/1959
特刊第一號
第1期
民47/1958
第1卷
第3期
民46/1957
第1卷
第2期
民45/1956
第1卷
第1期


第1卷 第 1 期 民國四十五年六月 1956

篇名
作者
類別

所謂「全氏雙韭山房三世校本」水經注

胡適 論文

破斧

洪業 論文

指南車與指南針

李書華 論文

吾人對於古代名家認識論之管見

梅貽寶 論文

_鴣─中緬印未定界之地理研究

張印堂 論文

漢代文官延攬制度

侯服五 論文

與曾我部靜雄教授論課役書

楊聯陞 論文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

蕭公權 書評

吉川幸次郎等:元曲選釋

楊聯陞 書評

蒲拉克內:老子道德經

鄒文海 書評

譚春霖:庚子拳禍

吳相湘 書評



第1卷 第 2 期 民國四十六年四月

篇名
作者
類別

告子的義外說與自然科學的精神

陳大齊 論文

堯典天文曆法新證

董作賓 論文

“想爾”老子道經燉煌殘卷論證

陳世驤 論文

日本所見中國短篇小說略記

李田意 論文

崔浩國書獄釋疑

王伊同 論文

論出車之詩著成的時代

屈萬里 論文

翁同_與戊戌維新

蕭公權 論文

關於一個元代劇作家的性別問題

柳無忌 論文

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

楊聯陞 書評

何心:水滸研究

李田意 書評

雷夏: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記〈英譯本〉

雷夏,圓仁入唐事蹟

勞榦 書評

普利白蘭克:安祿山叛亂之背景

全漢昇 書評

哈泰恒:中國各種文體概說

林文月 書評

約漢南:亞洲文學寶庫

柳無忌 書評

李惠林:瓶花譜

楊聯陞 書評

第1卷 第 3 期 民國四十七年九月

篇名
作者
類別

左傳“穆姜之姨子也”質疑

芮逸夫 論文

景教徒阿羅憾等為武則天皇后營造頌德天樞考

羅香林 論文

鴉片戰爭前江蘇的棉紡織業

全漢昇 論文

劍橋大學所藏怡和洋行中文檔案選注

楊聯陞 論文

印章與摩搨早期的發展

李書華 論文

中國歷代反叛與革命之政治的解釋

鄧嗣禹 論文

拍案驚奇的原刊本

李田意 論文

左宗棠與收復新疆

朱文長 論文

韋伯等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七年間蘇聯對華陰謀文正選輯

張純明 書評

李濟:中國文明的開始

陳奇祿 書評

方東美:中國之人生觀

鄒文海 書評

包維理:清末中國的新軍〈1895~1912〉

吳相湘 書評

葛德石:中國地理─五萬萬人之疆土

鄒飢g 書評

第2卷 第 1 期 民國四十九年五月

篇名
作者
類別

注漢書的薛瓚

胡適 論文

論語裏幾處衍文的測議

毛子水 論文

論漢代玉門關的遷徙問題

勞榦 論文

岳義稽古

屈萬里 論文

淮南子與莊子

王叔岷 論文

宋季金元琴史考述

饒宗頤 論文

王安石曾布與北宋晚期官僚的類型

劉子健 論文

辭海勘誤

王伊同 論文

中國古代的道路

曲守約 論文

孟子與聖多默斯對義的觀念

薛光前 論文

康德哲學與中國儒家

謝扶雅 論文

佛經翻譯過程中幾個問題

陳觀勝 論文

中國之車輪船

羅榮邦 論文

東西文化之不同及其重要性

厥H光 論文

中國與印緬未定疆界之史地考證

張印堂 論文

孔學與民主思想要點的比較

張忠_ 論文

傳統與新文化

譚春霖 論文

張謇與大生紗廠之創立

朱昌_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