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Freda Utley (1898-1978) : Last Chance in China

 Freda Utley (1898-1978)是傳奇人物。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eda_Utley
她1948年的著作Last Chance in China可在網路上閱讀:
http://www.fredautley.com/LastChanceInChina.htm
致謝辭中,感謝胡適、傅斯年等人。

In 1945 Reader's Digest sent Freda Utley to China as a correspondent. The trip resulted in Last Chance in China which held that Western policies, especially cutting off armaments to the Chinese Nationalists, favor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victory. She began a crusade to name those who "lost China,"[1] one joined by other anti-communist critics of American state department and military China Hands.[15]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Freda Utley in 1943
Winifred Utley (LondonEngland, January 23, 1898 – 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s, January 21, 1978), commonly known as Freda Utley, was an English scholar, political activist and best-selling author. After visiting the Soviet Union in 1927 as a trade union activist, she joined theCommunist Party of Great Britain in 1928. Later, married and living in Moscow, she quickly became disillusioned with communism. When her Russian husband, Arcadi Berdichevsky, was arrested in 1936, she escaped to England with her young son. In 1939 they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she became a leading anti-Communist author and activist.[1]




Books[edit]

吳德耀 (Wu Teh Yao, 東海大學等等)..........我很誠懇地祝福 (東海) /借"大日本續藏經"影印;端木鑄秋


吳德耀當東海大學校長期間與胡適通些信

1958年 12月7日
吳德耀校長設宴歡迎 胡適,參觀 東海大學。
胡博士6日有精彩的農學演講 , 7日上午也有場中國文化演講。



---

胡適到台灣大學演講, 就說
日本帝國大學的規劃多了不起。
醫學院的佔地,選大於總督府;
 圖書館的書的編號是從一號開始累積.....


胡適在一些大學談過大學,舉他在1958年5月7日在私立東海大學的說法,當代表
'......人家的大學有獨立的財團
獨立的學風
有堅強的組織
有優良的圖書保管
再加上教授可以獨立自由繼續的研究
和堅強的校友會組織
所以就能歷代相傳 悠久勿替......
希望東海能有一個好榜樣......
因為只有在自由獨立的原則下
才能有高價值的創造
這也就是我今天所希望於諸位的'


主要的邀請胡適 (多透過文學院的三位老師)


 "......請你准許我辭謝六月廿二日參加東海第一屆畢業典禮的光寵......前晚見著徐道鄰先生, 我還說我可能去參加..........我很誠懇地祝福你們將來的無限成就...."胡適 1959.6.1

1960.6.30 晚上11點復吳德耀當日寄來的快信。 (看不懂胡適說的事:"老兄不怪我多管閒事,我很感謝。"
".....讓老兄知道我們的朋友端木鑄秋*先生的記憶力真了不得。"

*端木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端木愷

Translate this page
端木恺(1903年-1987年5月30日),一名铁恺,字铸秋,安徽省当涂县城关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端木鑄秋先生壁記。 《社会科学入门》; 《社会 ...



 向東海大學吳德耀校長借"大日本續藏經"影印。

胡適在1961年7月21日寫信向
東海大學吳德耀校長借
善導寺缺的四十一冊"大日本續藏經"影印

---

參考: 何丙郁《學思歷程的回憶:科學、人文、李約瑟》 可知,新加坡有正式的 "吳德耀講座基金會"來運作, 每次二場演講 (一場英文 一場當地語/或一場學術一場通俗)。

東海大學也曾有"吳德耀講座演講" ,不過經營數年之後--- 約2005-2008 (待查,講員包括杜維明和許達然等,杜教授的講稿有出版.......),就無疾而終。
他生前回過東海大學一次,可惜我沒有詳細的資料
----

Wu Teh Yao (simplified Chinese: 吴德耀; traditional Chinese: 吳德耀; pinyin: Wú Dé Yào, 1915-April 17, 1994) is an educator and a specialist in Confucianism and political science.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文和英文版的東海大學,他校長任期不一致。)

吳德耀(1915年-1994年) 教育家、政治學家。海南文昌人。
1936年入金陵大學(1952年並於南京大學)學習,1940年獲文學士學位後赴美留學,1946年獲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任麻省理工學院政治系研究員。後從事外交工作,曾在聯合國秘書處任職。曾經協助參與起草「世界人權宣言」。

1954年到台灣協助創辦東海大學,任政治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6年至1971年間,出任東海大學校長。

1971年至1975年,任新加坡大學政治學教授兼政治系主任。1975年至1980年在南洋大學先後任政治行政系教授、研究院院長、南洋大學校長。1980年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退休後亦兼任東亞哲學研究所所長。新加坡儒家思想教育的主要設計者。被稱為「海南一代哲人」。主要代表著作有《人與社會》、《東方政治——西方政治》、《國際政治研究》、《中國文化的根源》、《政治歷史文化古今談》、《列國春秋》。
他於1994年4月17日去世,享年78歲。

Academia

Professor Wu joined the United Nations after obtaining his degree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drafting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In 1951, he co-authored the Fenn-Wu Report on the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in Malaysia.[5]
He was appointed the President of Tunghai University, Taiwan in 1957 and held the post until 1971. From then until 1975 he was the head of the Political Science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e was a Professor and the Dean of College of Graduate Studies of Nanyang University from 1975 to 1980, and had been acting vice-chancellor from 1976 to 1977. When Nanyang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merged in 1980 to form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e was appointed the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6] He retired in 1981.[7]

Offices

Professor Wu had been a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8] established by Dr Goh Keng Swee in 1983 in the interest of studying Confucianism.[9] The Institute has evolved into East Asian Institute as "an autonomous research organization under a statute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10]

 1954.2.28 未赴東海大學 董事會歡送葛翰博士及夫人並歡迎范維廉先生茶會


聯董會范維廉(William Fenn)總幹事
 ──傑克‧葛翰博士(Dr. Jack Graham)
德州布雷諾普斯登林浸信會牧師

孩童需要一個生命的根基。社會各個層面都在承受傷害,並擔負著因根基有缺陷所付上的代價。本書為教會和家庭提供了一份藍圖,以建造堅強穩固的未來根基。本 書文體簡單,卻富有洞見和教導;這可幫助你及教會建立信心。我強力推薦。


 本書把菲爾博士一輩子的頂尖想法灌注到你的腦裡。他會撼動你的世界,並且改變你思考的方式!──傑克.葛翰牧師(Jack Graham),強力點事工(PowerPoint Ministries)創辦人







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Herbert C. White 《燕京勝​​蹟》(Peking the Beautiful)









1927 年,攝影師Herbert C. White 出版了一本書《燕京勝​​蹟 》(Peking the Beautiful)。在1920年代到1940年代間,許多由外國攝影師或學者出版了介紹中國的書籍。而這一本尤其精美,裝幀考究,放到現在來看,仍是豪華巨制。

-----


你想有多美,她就有多美。
MP.WEIXIN.QQ.COM

胡適說:他拍的是真正如畫的北京

2016-05-05 
北京曾有的美,是無法用照片和文字描述的,只能去想像,你想有多美,她就有多美。


1927年,攝影師胡伯特• C • 懷特(Herbert C White)出版了《北京,美麗的》。

在這本書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七十張黑白和彩色照片,照片四周都有絲綢刺繡的圖案。

胡適在書的序言裡說:“他所拍攝的是真正如畫的北京。”?

以下是《北京,美麗的》的內容,來自紐約公共圖書館。


封面。

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給林澄波的紀念冊上題字 1964.1.1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編: - Page 333 - Google Books Resul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9570845635 
胡頌平 - 2015 - ‎Scholars
今天給一位青年學生林澄波的紀念冊上題了字:
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
    〔論語)一句。
澄波先生            胡適
                                  五十年元旦  


拍賣
0226 致林澄波紀念冊 冊頁 (二十二開、三十幀) 設色 水墨紙本
說明:拍品二十二開,其中繪畫七開,書法十五開,是1960至1975年間,錢思亮、胡適、羅家倫、台靜農、於右任、董作賓、屈萬里、謝冠生、蔣夢麟、鄭彥棻、黃國書等人為林澄波所作書畫紀念冊。林澄波為台大哲學系畢業生,後去美國,是冊陸續作於台灣、美國兩地,集眾多學者名流墨跡,殊為難得。
錢思亮(1908-1983),浙江餘杭人,著名化學家,曾任北京大學、西南聯大教授。 1949年去台灣,後任台灣大學校長、中研院院長。
屈萬里(1907-1979),字翼鵬,山東濟寧人。著名歷史學家,曾任台灣中研院史語所所長、中央圖書館館長。
蔣夢麟(1886-1964),字兆賢,浙江餘姚人。民國時曾任北京大學校長、教育部長、行政院秘書長等職。

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不相干:胡適、胡雪巖 、胡錦濤:胡適家徽菜


論學談詩二十年: - Page 101 - Google Books Resul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9570817763 - Translate this page
1998
今晚吃飯時,客人有容顯麟君(唐瑛的丈夫),他是胡慶餘堂的女婿,故與徐雨之家有親。我托他去設法找幾本徐雨之《年譜》來。他很高興去辦,不知有效否?胡適一九五○, ...

 "胡光墉,字雪巖,績溪縣湖里村人,"


一個商聖,一個文化大師,一個現在中國的老大,都姓胡,都是績溪人.....一個清末的,一個民國的,一個現代的...之間沒有任何親戚關係...現代這個老大和胡宗憲還是有點關係的...都是績溪龍川人....同一宗族裡的.......


----有些問題

其實績溪的胡姓祖籍不在績溪,也不同宗,歷史上四次由外地遷入,形成了目前的龍川、金紫、明經和尚書四支胡姓。
績溪胡姓現今分佈縣內70多個村鎮。上莊、宅坦、湖里、上胡家是明經胡聚居大村;瀛洲鄉坑口村是龍川胡聚居村;金紫胡大多居縣城一帶;尚書胡則居績溪嶺南鄉村。
由此推論和考證,南宋名臣胡舜陟及文學大家胡仔為“金紫胡”;明代工部尚書胡松為“尚書胡”;紅頂商人胡雪巖和“三胡禮學”的三人以及胡開文胡適唐昭宗後裔,為“明經胡”;胡焱是“龍川胡”的始祖,明代兵部尚書胡宗憲和戶部尚書胡富及胡錦濤總書記都為“龍川胡”,傳至當今的“錦”字輩,“龍川胡”已歷經1600多年計48世。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509897

胡適與徽菜

2011-07-20
文.攝影◎周芬娜
胡適在台灣是個響噹噹的人物。他當過台灣中央研究院第三任院長,任內五年(1957-1962)做得有聲有色。他為人寬厚、熱情、真誠,在學術界和仕途都一帆風順,是最耀眼的現代名人之一。......
  • 滑嫩的豆腐乾,滋味美不可言。
    滑嫩的豆腐乾,滋味美不可言。
  • 徽菜代表作之一「績溪紅燒肉」。
    徽菜代表作之一「績溪紅燒肉」。
  • 大富貴酒樓的一品鍋以羊骨熬湯,食材紅、綠、黃相映,頗為美觀。
    大富貴酒樓的一品鍋以羊骨熬湯,食材紅、綠、黃相映,頗為美觀。

一品佳肴,雙關美味

江冬秀當然有她的優點。她為胡適生了兩子一女——胡祖望、胡思杜、胡素菲,對胡適的事業頗有貢獻。他們都是安徽徽州人,徽州人對美食一向講究。她做得一手好菜,為人熱情傳統,即使身在異鄉,每適元宵、端午、中秋佳節,都要做幾道家鄉菜請親友來家裡歡敘,使胡適很是窩心。
江冬秀尤其擅長製作徽州名菜「一品鍋」。胡適擔任北大校長和任駐美大使時,她常以此款待親友及各國政要,使這道菜被正式命名為「胡適一品鍋」。胡適的好友學者石原皋三十歲生日時,江冬秀主動邀宴,親手烹製的壽筵中就有豐美的一品鍋。石原皋非常感動,後來成為中國大陸研究胡適的第一人。
胡適一品鍋是胡適的家鄉菜,為績溪上庄鎮人所創,是徽菜的代表之一。相傳乾隆微服南巡時,一日天色已晚,便在徽州農家借宿。淳樸的村婦熱情接待,將菜肴按先素後葷的順序,逐層鋪在一口雙耳鐵鍋內燒熟端上。乾隆饑腸轆轆,吃得津津有味,賜名「一品鍋」,兼有「此美味佳肴,值得一品」和「與萬歲爺同享此佳肴者,堪為一品」的含義,從此一品鍋成為績溪徽菜中的宴客佳肴。
胡適一品鍋是一種上等火鍋,主料為精製的績溪魚丸子,肉丸子、肉蛋捲、績溪乾筍等,再經過精心地熬煮陳列,味道極為鮮美。胡適的好友梁實秋先生曾撰文回憶道:「一只大鐵鍋,口徑差不多有二尺,熱騰騰地端上了桌,裡面還滾沸,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一層油豆腐,點綴著一些蛋皮餃。底下是蘿蔔、青菜,味道好極。」
徽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擅長燒、燉,講究火功,並習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鮮。不少菜肴都是用炭火單燉,原鍋上桌,原汁原味,清爽鮮美,並常採用荷葉、竹葉、松枝佐味,獨具山區清香。徽菜還講究「醫食同源」,美味與養生並重,常以全雞、全鴨、全鱉煮汁熬湯,紅棗枸杞子燉烏雞、清燉甲魚。野菇、野筍、黑木耳、野兔等也是重要食材,纖維質豐富,有益健康。
江冬秀還擅長做胡適最愛吃的臘八粥。績溪人熬臘八粥特別講究,一般在臘八前就先將材料準備好,以精白大米為主,另摻以玉米、豆子、山芋、芋艿、瓜干、菜乾、乾角豆等數十種乾鮮蔬果,同煮而成,有的雅稱百菜粥、百味粥、百寶粥。煮成後先供祭祖先,然後閤家食用。有一次胡適吃得興高采烈,還講了一個怕老婆的笑話。他說:「太太年輕時是活菩薩,怎好不怕!中年時是九子魔母,怎能不怕;老了是母夜叉,怎敢不怕!」說完還哈哈大笑。他當時絕不會想到:這些玩笑日後居然一一應驗。

徽商推及,香傳各地

除了胡適這位知名學者的推廣外,徽商對徽菜的普及也頗有貢獻。俗諺云:「無徽不成鎮」,徽商在清朝末年,與晉商、甬商(寧波)、揚州鹽商,並稱為中國的「四商」,名氣最大的就是長袖善舞的胡雪巖。徽菜也隨著他們的腳步,名揚四海,尤其是上海。他們將徽州豆腐乾、湯包、紅燒划水、醃篤鮮、紅燒獅子頭、糯米餃等徽州美食,一一傳進上海,進而傳遍全中國。
上海本幫菜中的紅燒划水,原是胡適的故鄉績溪的名菜。績溪溪流湍急,魚兒都須力爭上游,鰭尾因此長得強壯有力,用來做紅燒划水、清燉划水,滋味最佳。滑嫩的干絲,原是安徽的豆腐乾。鮮美多汁的湯包,費手工的紅燒獅子頭、糯米餃,原是徽州人清早所享用的茶點。以火腿、竹筍、豬蹄膀清燉而成的醃篤鮮,原是徽州館子的拿手菜。
在民國15年(1926年)前後,上海市的餐館,基本上是揚州、徽州館子的天下。揚州鹽商多出身於安徽,而徽商又掌握了上海市的造船業、典當業,徽菜也隨之而流行於滬上。上海徽菜館的排場通常豪華壯觀:一式紅木的家具,菜肴用大盤大碗盛奉,浮著一層厚厚的油脂。徽州菜也因受到上海人的激賞,融入了上海本幫菜中。
上海徽菜館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大富貴酒樓」,原名徽州丹鳳樓,創於清朝末年,現仍供應徽乾、胡適一品鍋、績溪紅燒肉等正宗徽菜。我們那天特地聞香而至,一一點來品嘗。他們的一品鍋是用羊骨頭熬的,有羊肉的鮮味,湯裡浮著豬肉丸子、蛋餃、青江菜、番茄片,紅、綠、黃相映,頗為美觀,可說是一種創新。正宗的徽州豆腐乾果然滑嫩有咬勁,澆點香麻油、蔥油酥,就美不可言。
最好吃的是那道績溪紅燒肉,酥潤入味,鹹淡適中,不油不膩,也是胡適愛吃的菜。績溪紅燒肉食材是績溪黑豬肉、茶樹菇,和十幾種中草藥,是當地傳統宴席中的大菜,也是徽菜的代表作之一。績溪紅燒肉無論是在外觀和口味上,都與杭州的東坡肉有很大的差別:刀工不太講究,一般只要切成三公分大小的方塊即可,食材也不一定用五花肉。醬汁濃稠,顏色黑亮。看似肥膩,其實不然。肉香中透著誘人的菇香,下一筷子就讓人欲罷不能,怪不得被胡適形容為「香而不俗,肥而不膩」。
清末民初,位於皖南的績溪縣多富厚人家,講究美食,成為徽菜的中心,但目前績溪的美食地位,已被安徽省會合肥所取代了。台灣不流行徽菜,也不聞胡適一品鍋或績溪紅燒肉的大名,但據說2008年時合肥的廚師曾來台北表演「大明洪武宴」,展出洪武豆腐、趙匡胤大救駕、黃山獻狸、李鴻章雜燴、胡開文墨糕、華陀長壽糕、菊花糕、劉伶酒俑肉等名菜,希望帶動台灣的徽菜風氣,是個令人欣慰的開始。 ●
 自由電子報 APP 全新上線

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從胡先生與武俠小說下流;陳世驤:一談到武俠小說,我和胡先生就合不來。;古德明評現代漢語 / 胡太太的英文簽名

今天是陳世驤先生的下葬日,所以讀史誠之先生的"桃李成谿?男山皓" (陳世驤著《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2015,pp. 378-94,明報月刊1971.8 )。
陳世驤:"你們之道,我很尊敬胡先生,但是一談到武俠小說,我和胡先生就合不來。......"




----

以下是古先生近日評現代漢語兩篇,值得一讀。


古德明 - 生命影響生命
香港蘋果日報 2015年04月16日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通訊》第六期介紹師友計劃:「導師能為學生的生命導航,亦可接觸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思想,以生命影響生命。」大學刊物出現這樣的下等文字,今天已是屢見不鮮。

現代漢語習慣把中文字當作英文用。英文life一字,可以指「人生」或「一生」,也可以指「命」或「生命」,例如鮑照詩「人生苦多歡樂少」,英文可譯做Life holds more sadness than joy;「植物也有生命」一語,則可譯做Plants also have life。中文的「人生」指一輩子的經歷,「生命」則指生物的性命,不可混為一談;但現代漢語人要效法英文,於是把「生命」當作英文的life,兼指「人生」和「性命」。

而「生命影響生命」則當然是英文life on life或life affects life的方塊字寫法。例如Both the mentor and the student can benefit through life on life interaction(或Both the mentor and the student can benefit since life affects life)這一句,譯做現代漢語,就是「導師、學生透過生命影響生命,雙方都可得益」。但中文不會寫得這樣下流。《後漢書》卷四十一大臣第五倫主張身教而非言教:「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梁朝《劉子》卷六說:「知交之於朋友,亦有切磋琢磨相成之義。」這都有英文life on life的意思。

現試把港大《知識交流通訊》那段現代漢語譯做中文,供讀者比較:「導師可作學生人生的嚮導,學生則有助導師了解年輕一輩的思想,互相啟發。」年輕一輩的思想,未必和導師「截然不同」,這該是不用解釋的道理。


古德明 - 享往威尼斯
香港蘋果日報 2015年04月15日

「享往威尼斯 Take in the extraordinary world of the Venetian。」這是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的廣告,香港到處可見,把現代漢語雙重下流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那個廣告的英文,中規中矩,意思是「盡享威尼斯人的奇妙世界」;但「享往威尼斯」五字,有心把「嚮往」寫作「享往」,卻是亂用諧音技巧。正式諧音,絕對不必寫別字。請看馮夢龍的《山歌》:「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這般心事有誰知?」中文不會把「絲」硬改為「思」,自然語帶雙關,意在言外。

今天,港共政府大力宣揚甚麼「築福香港」、「置安心」等下流文法,以別字當作雙關語。上有好者,下有甚焉,於是止咳藥把「刻不容緩」改為「咳不容緩」,燈會把「登峯造極」改為「燈烽造極」,賣粥者把「知足常樂」改為「知粥常樂」等,不一而足。這樣蓄意大寫別字,是第一重下流。

第二重下流,是以不懂中文為閑事。「享往威尼斯」廣告作者,一定以為「享」、「嚮」同音,殊不知「嚮往」等於「向往」。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說:「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向往之至。」嚮、享音既不諧,何「語帶相關」之有?

當然,中文寫別字,讀錯音,新中國人絕對不會引以為恥。但假如他們廣告中的英文錯了,卻一定會慌忙改正,鄭重道歉。


*****
專心與胡子感應:周一良與胡適 :《牟子理惑論》時代考等
所以讀到胡慧玲寫的苦海女神龍之居家誌 (如下LINK),都會想到紀念館中胡先生送太座的珍珠首飾 (反正他們都姓胡)。
他太太在台大學人宿舍大打麻將,讓胡先生必須遷地為良。
胡先生罵"武俠小說下流",香港15位大師抗議--他們不知道,胡的紐約公寓中此物,氾濫成災。


胡適回國 ,必須教留在紐約的太太英文簽名,以利郵件等的取得。
胡適說, 胡太太要花兩天才學會這。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 )

----
"朋友送我一個紅黑紋路的漆器,
便當盒大小,
漂亮極了。
他問我將何以用之?
我大言不慚回曰:
「放鑽戒,剛剛好!」.....
http://blog.roodo.com/michaelcarolina/archives/14977225.html

羅錦堂的博士考試

羅錦堂 1929-,字云霖。中國台灣第一位文學博士。羅錦堂先生一生旅居,結識了諸多好友,並寫下了很多力作,他把這些作品合寫成《行吟集》。其中既有思念故鄉的作品,也有展現志向的作品,還不乏展現異域生活的作品。無論哪種作品,都能體現羅錦堂特有的作品風格。羅錦堂晚年仍不忘弘揚國學,曾去世界多個國家的大學進行講學,為國學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羅教授對中國古典文學深有研究,是元曲專家,著作有《中國散曲史》、《錦堂論曲》、《羅錦堂詞曲選集》等十餘種。
---

事後,風度儒雅的胡適坦誠地對羅錦堂說:“昨天我是不是給你太多麻煩?你的論文題目實在太大了,尤其是元人雜劇的分類那一章,無論是誰也分不好。為了主持你的口試,我臨時抱佛腳,在中研院圖書館借來一大堆書,每晚準備到深夜三點……”說完,胡適先生拿出事先準備請“越南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吳廷琰簽名的紀念冊,請羅先生在上面簽名留念,並贈送自己的一張照片給羅先生。當時文人之間喜以書籍或照片互贈,乃“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舉。 從胡適,臺靜農,董作賓,錢穆和于右任等對晚輩羅錦堂的愛惜與欣賞,足見當年名家學者之風範。

原文連結:https://read01.com/yP3OMJ.html


與胡適

編輯
1961年,羅錦堂正在錢穆先生所主持的香港新亞書院任教,趁寒假之便,打算返台參加博士學位的口試,當時的“教育部長”是前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從報上看到“教育部”特聘請“ 中央研究院院長” 胡適先生為主考官,其他的考試委員有梁實秋、蘇雪林、李辰東以及羅錦堂在台大的老師台靜農、羅錦堂的指導教授鄭騫先生等七人。錢先生知道羅錦堂要返台應考,就約羅錦堂在他的院長室面談,在座的還有歷史系主任牟潤孫先生。
羅錦堂一踏進門,錢先生就說,你此一去,定會見到胡適先生,你務必要把我的話轉告給他。由於近來港台兩地不斷有人傳謠,說我在香港新亞書院,是為了要與胡先生所主持的中央研究院對抗。這真是天大的笑話,我們一個小小的新亞書院,如何能與台灣最主要的學術機關爭高下,多年來,我和胡先生因為學術上的觀點不同,難免有些爭辯,但我個人對胡先生並沒有什麼不滿,你一定要把這些話告訴胡先生。到台灣,羅錦堂哪敢先去“拜會”主考官胡適。人家會說這學生還沒考試就來套近乎了,羅錦堂不干。


*****

http://guoxue.ifeng.com/a/20160523/48825816_0.shtml
伍婷婷,〈羅錦堂的朋友圈:胡適為考他,幾個月沒睡好覺〉

聲還未落定,第一個問題就被問及胡適,“你是說胡先生嗎?啊,他是我考博士的主考官,那可是相當於我老師的,印象再深刻不過了。”聽到胡適的名字,他激動起來。
羅錦堂仍保存著1957年??博士論文口試時的照片。他端坐在單人課桌後面,對面高懸的是“博士學位論文考試試場”橫幅,橫幅之下坐著胡適、梁實秋、鄭騫、臺靜農、戴君仁、李辰冬和蘇雪林等7位考試委員,胡適任主考官。 1957年,台灣地區首屆博士學位招生,羅錦堂是唯一有資格參加博士選拔的獲選人。口試那天,他們就羅錦堂博士論文《現存元人雜劇本事考》,拋出各種問題。當時以七對一輪番提問的陣勢,著實把羅錦堂嚇得不輕。

羅錦堂博士論文口試現場。 (右三為胡適,左三為梁實秋)

“看著這架勢,我當時急得出汗。”羅錦堂說,他的博士論文用的是文言文,而胡適正好在推行白話文,感覺有點“唱對台戲”。在口試之前,有熱心人士建議他,先去見見胡適,他來一句:“我做了一輩子硬漢子,不能因考試而做了軟骨頭。堅決不去,考不起也不去!”正暗自擔心之際,梁實秋先拋出問題,“胡適先生提倡白話文,你怎麼用文言文寫論文呀?”羅錦堂恢復鎮定,“我喜歡白話文,可這篇論文用文言文寫都是40萬字了,如果用白話文恐怕要寫一兩百萬字,我這論文使用的都是簡單的文言文。”說完,他看向胡適,胡適居然沒反對。

就這樣,兩個小時的考試過去,以為要結束了,不料,胡適舉手要求再延長一小時,“我又緊張又口渴,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考,我還以為胡先生刁難我。 ”可那時,李辰冬突然問了一個問題,“李教授問我研究文學有幾種方法,這個問題一下子難倒了我,我心想這下完了。”羅錦堂說了幾種方法,李教授就笑,告知有32種方法。正在僵持之際,胡適替羅錦堂解圍,“你別說這個問題他不會,我們在座的估計誰也回答不上,你的這32種方法從何而來呀?”李教授面面相覷,說他學過統計學。

羅老在衡山時,早上散步,跟小輩講故事
到了第二天,羅錦堂急著趕回香港上課,他去胡適住處辭行,“他一見面就說,我昨天考你的時候是不是把你累壞了呀?其實也不能怪我,你的論文題目太大了,尤其是元人雜劇分類那章,誰都分不好。為了主持你的口試,我從圖書館借出一大堆書,每晚看到深夜,都已經幾個月沒睡好覺了。”胡適說完指著他桌上的一摞書和一堆紙告訴羅錦堂,這些紙張都是為了考他而準備的問題,厚厚一疊,裡邊有些問題還沒有問,都讓羅錦堂拿回去。臨行前,他還問羅錦堂在香港教書感覺怎樣?“我說香港很好,很自由,我還在新亞學院,錢穆先生任院長。”就在這時,羅錦堂想起他口試之前錢穆找到他,讓他帶話給胡適。 “我就硬著頭皮說,錢穆先生說外邊人都說他故意反對你,可是他讓我帶話,說他對事不對人,並不是真的針對你。”聽了這話,胡適沒說話,哈哈大笑起來。

羅錦堂嘆了口氣,“我到現在還不知道他這笑到底意味著什麼了。”

拿著這摞寫滿問題的紙張回到香港,有空時,羅錦堂會看著問題作答。不久後,胡適去世,“有公告稱要建成胡適展覽館,希望有人能捐獻,我想著這些'問題'是他花了很多心思做完的,也是我跟他的紐帶,就捐了出去。 ”羅錦堂移了拐杖,沉思片刻,“這些還能在胡先生展覽館看到了。”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was lit up in blue and white this week to honor the Class of 2016





In case you missed it,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was lit up in blue and white this week to honor the Class of 2016. Congratulations to you all, graduates! ‪#‎ColumbiaCommencement‬






Columbia University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ColumbiaNYUCoat.svg
LatinUniversitas Columbiae Neo Eboracensis[1]
Former names
King's College
(1754-1784)
Columbia College
(1784–1896)
Motto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 (Latin)
Motto in English
In Thy light shall we see light[2] (Psalms 36:9)
TypePrivate
Established1754
Endowment$9.639 billion (2015)[3]
ChairmanJonathan Schiller
PresidentLee Bollinger
ProvostJohn Henry Coatsworth
Academic staff
3,806 (fall 2014; full-time)[4]
Students27,942 (excluding 1,928 non-degree students; fall 2014)[5]
Undergraduates8,410 (fall 2014)[5]
Postgraduates19,532 (fall 2014)[5]
LocationNew York CityNew York,U.S.
40°48′27″N73°57′43″WCoordinates40°48′27″N 73°57′43″W
CampusUrban, total 299 acres (1.21 km2)
NewspaperColumbia Daily Spectator
ColorsColumbia blue and white         
AthleticsNCAA Division I – Ivy LeagueEARC
MAISA (sailing)
Sports31 varsity teams
MascotColumbia Lions
AffiliationsAAU
URA
568 Group
NAICU
Websitewww.columbia.edu
ColumbiaU Wordmarklogo.svg
Columbia University (officially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is a pri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