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Dean Rusk 1950年6月23日紐約約談,24~25日補述。// 島上肅清異己的白色恐怖也越發厲害


Dean Rusk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an_Rusk

David Dean Rusk (February 9, 1909 – December 20, 1994) was the 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 from 1961 to 1969 under presidents John F. Kennedy and ...

1950年6月23日
主 管亞太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魯斯克(Dean Rusk)約見胡適﹐試圖說服胡適出面領導流亡海外及臺灣的反共親美的人士﹐以取代蔣中正的政權﹐不過胡適對此表示全無興趣。當時美國對蔣完全喪失信心﹐ 希望建立第三勢力以對抗共黨擴張﹐因胡適無此興趣而不了了之。[見(中國時報網站)─黃清龍(前中國時報總編輯)-胡適與蔣介石、毛澤東 -2008-01-02 05:30 ]


胡適日記全集, 第 8 卷: 1940-1952,頁498~499

 Dean Rusk 1950年6月23日紐約約談
胡適日記
.......今天 Dean Rusk來紐約,約我去談,談了一點半鐘。我對他說:" 你們現在一定飄泊到一個世界大戰。但不要叫他做"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不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未完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而已!

24日補述23日談話.....1月6日,北平一個沒有知識的軍人(聶榮臻)送了一個短信給美國北平總領事Clubb,說舊大使館的一部分房子是美國兵營,.....必須沒收!......

25日知道北韓大舉進攻南韓,並且"宣戰"。瘋子果然發瘋了! 這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不過是第二次大戰的未了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而已!



*******

陳...‪#‎林家民於映後座談時先感謝他的製作團隊及前輩‬,隨後說自己選擇此題材的原因是父親及祖父皆為政治犯,一位被關了2年、一位被關了27年,因為這樣特殊的家庭背景,讓他從小就接觸許多政治犯的爺爺奶奶,記憶中那些爺爺奶奶常對他講故事講著講著就哭了,但那哭泣卻不是為了自己,而純粹出於一種利他及理想,就是這些政治受難者的故事感動了他,讓他決心借錢也要完成這部片。
會後,林家民積極穿梭於眾多政治受難者間,伯伯、奶奶的叫著,可以看出彼此間的親暱情誼,而在與記者提到如何幫助其他沒有類似背景的同輩進入狀況時,他情緒顯得格外激動,他說自己仍然在學習怎麼當個引導現場氣氛的表演,但自己仍然不夠懂,所以團隊都很努力地陪著他,他一度語帶哽咽地說「我覺得很多當年的老前輩都在現場幫我們的忙,他們是被社會壓迫的那一群,我感覺到他們在看著我、幫我」。
談起年紀輕輕卻要想辦法拍出幾個世代前的沉痛,是當代學生畢製中難見的題材,林家民有點無奈地說「我並不是最適合的人啊,我什麼都不懂,我只是第一次寫劇本、第一次導戲,但大家都不拍、大家都不說?那誰說?」他說自己從小先認識一位位政治犯的名字,一直到16,17歲自己開始走上街頭、開始想了解更多東西時,才慢慢去挖掘藏在這些政治犯爺爺奶奶名字背後的故事,他認為雖然目前台灣不會再面對當時肢體的苦難,但卻要面對可能更難改變的社會,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讓台灣社會變得更好。....
1950年6月25日,隨著韓戰的爆發,島上肅清異己的白色恐怖也越發厲害...
STORM.MG


江澤涵 (1902-1994) 給胡適之的宣傳信1951



江澤涵,1902年10月6日出生於安徽省旌德縣。數學家,數學教育家。早年長期擔任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為該系樹立了優良的教學風尚。致力於拓撲學,特別是不動點理論的研究,是我國拓撲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童年時江澤涵進過私塾,後又上過鄉村小學。
1919年初,他的堂姐夫、著名學者胡適回鄉探親,他遂跟胡適來到北方求學。.......

江泽涵_百度百科



1951.2.24,胡適接到江澤涵給太太江冬秀的信,".....此信明明受他人逼迫.....寄出來向我做宣傳的!"



[PDF]中國現代數學史的重要史料:江澤涵致胡適的信函-中研院...

w3.math.sinica.edu.tw/math_media/d233/23303.pdf
Translate this page
江澤涵致胡適的信函.徐義保.一.前言. 1999年元月筆者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The Starr East Asian Library,. Columbia University)瀏覽耿雲志主編,黃.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Statements issued by President Truman, dated 27-06-1950 ;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溫紳)




本日日記無法讀:胡適日記全集, 第 8 卷: 1940-1952

在中國版的胡適日記1950-1962
1950.6.27 只貼一張Truman's Statement 簡報。不知是否故意:".....底本模糊不清,從略。"

On June 27, 1950, President Truman issued the following statement:[2]
"The attack upon Korea makes it plain beyond all doubt that communism has passed beyond the use of subversion to conquer independent nations and will now use armed invasion and war. It has defied the orders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of the United Nations issued to preserve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In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occupation of Formosaby Communist forces would be a direct threat to the security of the Pacific area and to United States forces performing their lawful and necessary functions in that area. "Accordingly, I have ordered the 7th Fleet to prevent any attack on Formosa. As a corollary of this action, I am calling up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n Formosa to cease all air and sea operations against the mainland. The 7th Fleet will see that this is don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uture status of Formosa must await the restoration of security in the Pacific, a peace settlement with Japan, or consideration by theUnited Nations."
President Truman later ordered John Foster Dulles, the Foreign Policy Advisor to U.S. Secretary of State Dean Acheson, to carry out his decision on neutralizing Taiwan in drafting the Treaty of San Francisco of 1951 (the peace treaty with Japan), which excluded the participation of both the ROC and the PRC. No recipient was specified in the treaty of Taiwan's sovereignty, which supporters ofTaiwan independence have used to argue for their position.[3]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George H. Kerr, a supporter of Taiwanese independence, in his book Formosa Betrayed,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aiwan was under the trust of the Allied Powers (against Japan). It would b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nited Nations if this could not be resolved in near future as designed in the peace treat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rst_Taiwan_Strait_Crisis



Statement by President Truman on the Situation in Korea

June 27, 1950

In Korea, the Government forces, which were armed to prevent border raids and to preserve internal security, were attacked by invading forces from North Korea. The Security Council of the United Nations called upon the invading troops to cease hostilities and to withdraw to the 38th parallel. This they have not done, but on the contrary have pressed the attack. The Security Council called upon all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to render every assistance to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e execution of this resolution. In these circumstances I have ordered United States air and sea forces to give the Korean Government troops cover and support.
The attack upon Korea makes it plain beyond all doubt that communism has passed beyond the use of subversion to conquer independent nations and will now use armed invasion and war. It has defied the orders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of the United Nations issued to preserve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In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occupation of Formosa by Communist forces would be a direct threat to the security of the Pacific area and to United States forces performing their lawful and necessary functions in that area.
Accordingly I have ordered the 7th Fleet to prevent any attack on Formosa. As a corollary of this action I am calling up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n Formosa to cease all air and sea operations against the mainland. The 7th Fleet will see that this is don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uture status of Formosa must await the restoration of security in the Pacific, a peace settlement with Japan, or consideration by the United Nations.
I have also directed that United States Forces in the Philippines be strengthened and that military assistance to the Philippine Government be accelerated.
I have similarly directed acceleration in the furnishing of military assistance to the forces of France and the Associated States in Indochina and the dispatch of a military mission to provide dose working relations with those forces.
I know that all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will consider carefully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latest aggression in Korea in defiance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A return to the rule of forc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would have far-reaching effects. The United States will continue to uphold the rule of law.
I have instructed Ambassador Austi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Security Council, to report these steps to the Council.
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Truman Presidential Museum and Library, www.trumanlibrary.org
Provided courtesy of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Project. John Woolley and Gerhard Peter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http://www.twtimes.com.tw/index.php?page=news&nid=339031
台灣史上大小事/溫紳專欄  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協防」台灣 2013-06-27

舉世震驚的韓戰在1950年6月25日爆發後的第三天 ,對於流亡來台的國民黨政權而言,原本以為已被美國國務卿艾契遜發表白皮書而準備死守的局面,突如其來因為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協防」台灣 ! 藉此巡弋台灣海峽的動作以遏止中共妄想對台攻擊之企圖,遂使蔣介石在1950年6月27日這關鍵性的一天得能茍延殘喘,甚至於還同步主動向美方釋出「願出兵3萬3千個國軍參與韓戰」的訊息,呼應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的麥克阿瑟將軍,準備動員國軍追隨其打到中國邊界鴨綠江的反攻計劃。


 然而,麥帥這位戰爭史上叱?風雲的老兵,由於蔣介石「出兵3萬3千國軍參與韓戰」的建議遭到國務卿艾奇遜否決,但在東京坐鎮的「五星上將」卻與蔣介石產生惺惺相惜情愫,於是動身親自飛來台北與蔣介石舉行兩次會談,並發表以下談話:「此次台灣行,主要是考察若遭攻擊時之自衛能力。台灣地區不許被軍事侵略的決策已定,若有武力進犯,我所指揮的美軍部隊與國軍協同作戰已達成協議!我衷心感佩蔣介石徹底反共和保衛台澎的堅強決心…與美國利害關係與目的是一致的。」


 對於台灣有著功不可沒的,並且也被蔣介石讚譽為「智仁勇兼備之模範軍人與政治家」的麥帥,係於韓戰爆發後的第三天便主動向美方釋出訊息,指派美軍副參謀長福克斯出任「駐華軍事聯絡組長」,大量美援物資開始運補國軍。連美國空軍第13航空隊也正式「借駐台灣」,海軍第七艦隊更是從此持續穿梭巡弋於台灣海峽,堪稱讓蔣介石流亡政權吃下定心丸;不過,麥帥後來繼續發表「台灣陸軍是亞洲最大的反共武力,美方應充分協助其打回中國大陸」之意見,踩到杜魯門總統之紅線,不旋踵於隔年慘遭解職。


 台灣對於這位老兵的雪中送炭行止,非常感念在心,因此,當第一條高速公路在1964年5月2日啟用時,便以「麥帥公路」名之。這段台北至基隆的23公里路段,雖已在「中山高」通車後被併入,但仍標誌著麥帥與台灣的聯繫。其後,經過長期交涉,台美雙方還簽署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這是美國與中華民國的台灣當局所簽訂的正式國際條約,條約內容是以軍事為基礎,同時也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等多目標合作的條約,直至一九七九年元旦,美中在建交公報所發布的聲明中,《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依照公報第十條之規定,美方於照會中華民國一年後即告失效,隨後,美國國會再通過《台灣關係法》,對中華民國予以延續雙方長期之實質軍事合作關係。


 這份由當時外交部長葉公超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所簽訂的十條《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內容明白指出:台澎金馬地區的領土保存及政治安定,如果遭遇到外界武力攻擊、以及共產黨的破壞時,兩國應相互援助抵抗!而且,為了防禦上述地區及週圍,台灣當局允許美國陸海空三軍軍備之需,意即,如果台灣地區發生戰爭時,美軍便有義務協防台灣;而台灣如果沒有經過美國同意,也不得對中國大陸發動軍事行動。換言之,中共想解放台灣、或是台灣想反攻大陸,都會遭到美國的干預,對於這種阻隔台海兩岸的「防禦」國共擦槍走火的條約,杜勒斯國務卿在簽約前一天還特別召開記者會,當時之態度是很明確得宣示該條約意義如下:


 (一)向各國宣示:明白表示中華民國在國際外交的地位,並明白表示台澎絕沒有被置於任何國際解決討價還價的櫃檯上;因為,沒有條約根據,已使當時若干人士誤認美國可能會以台澎交換中國共產黨的讓步,此項條約顯示美國將不在任何國際密約中用台灣作買賣。


 (二)向中國宣示:驅散中國對美國協防中華民國的認真保證所存的可能懷疑,除中國之外亦有許多國際人士心存懷疑,如此宣示將可明確消弭。


 (三)向中華民國宣示:調整台美兩國政府間的軍事安排,原本第七艦隊的安排是根據與韓戰有關之總統命令行事。這項命令日後可能隨時撤消,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可使雙方共同軍事安排放置在長期正式的條約基礎上。


對於這種「干涉中國內政」的《共同防禦條約》,當時的中共外長周恩來,隨即在六天之後正式發表聲明,指控「美國政府不顧中國人民的反對和警告,竟和逃竄到台灣的蔣介石賣國集團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其實是用來將美國自己武裝略台灣的行為合法化,並以台灣為基地擴大對中國的侵略、甚至準備新的戰爭」。聲明中還譴責美國,批判這是「嚴重的挑釁」,態度異常強硬,並於隔年的元月間,中共為測試美軍協防台灣的能耐,便對國軍所佔領的浙江外海之一江山群島及大陳島,展開海空砲擊,美國見狀果然馬上指派第十八轟炸大隊移駐台灣,並派出第七艦隊協助國軍撤離一江山群島及大陳島!結果,大陳島軍民雖然是全部安全轉進台灣,其中包含馬英九辦公室副執行長羅志強的雙親;但一江山群島上的七百二十位國軍卻奉命死守而悉數壯烈成仁,蔣介石為此還在台北市區設立一江街及「一江公園」以資悼念,而中共在大陳島撤退過程中,也不敢越過雷池或動武追擊,形同默認美軍插手兩岸事務,因此,奠下台海長達一甲子以來的隔海分治的既成事實。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雖然保障台灣免於解放軍跨海襲擊之虞,但也相對得牽制了國軍反攻故土的最後一線希望;可是,蔣介石卻一直自欺欺人,至死還揚言要「光復大陸」,直到蔣經國接掌總統後,尼克森總統迫不及待與北京當局大和解,接任之卡特總統則更進一步宣布與台灣斷交,這才使得雙方當年簽訂的「干涉中國內政」之《共同防禦條約》,在與中華民國斷交一年之後的一九八零年元旦,依據合約規定正式終止。美軍協防台灣的司令部(United States Taiwan Defense Command),則早於一九七九年的四月二十六日舉行最後一次降旗典禮,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始劃下休止符,但美國迄今實質上依舊執行「保護」台澎領域,形成國際間最為特殊的外交關係。
發佈日期: 2013-06-26 16:07:47

蔡漢勳 美軍撤台30年 第七艦隊官兵再來台 ~!!! http://60-199-249-8.static.tfn.net.tw/news/89734

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劉文典(叔雅)《淮南鴻烈集解》胡適序 /《莊子補正》陳寅恪序。孫詒讓

 劉文典(叔雅)《淮南鴻烈集解》胡適序

《淮南鴻烈集解》在台灣有文史哲出版社影印 1992 再版

《〈淮南鴻烈〉集解》序
     整理國故,約有三途:一曰索引式整理;一曰總賬式整理;一曰專史式整理。典籍浩繁,鉤稽匪易,雖有博聞強記之士,記憶之力終有所窮。索引之法,以一定之順序,部勒紊亂之資料;或依韻目,或依字畫,其為事近於機械,而其為用可補上智才士之所難能。是故有《史姓韻編》之作,而中下之才智能用《二十四史》矣;有《經籍纂詁》之作,而初學之士能檢古訓詁矣,此索引式之整理也。

    總賬式者,向來集注、集傳、集說之類
似之同一書也,有古文今文之爭,有漢宋之異,有毛鄭之別,有鄭王之分。歷時既久,異說滋多。墨守門戶之見者,囿於一先生之言,不惜繁其文,枝其辭以求勝;而時過境遷,向日斤斤之事,要不過供後人片段之擷取而已。上下二千年,顛倒數万卷,辨各家之同異得失,去其糟粕,拾其精華,於以結前哲千載之訟爭,而省後人無窮之智力;若商家之終歲結賬然,綜觀往歲之盈折,正所以為來日之經營導其先路也。孫詒讓

    專史云者,積累既多,系統既明,乃有人焉,各就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者,擇文化史之一部分,或以類別,或以時分,著為專史。專史者,通史之支流而實為通史之淵源也。二千年來,此業尚無作者;鄭樵有志於通史,而專史不足供其採擇;黃宗羲、全祖望等有志於專史,而所成就皆甚微細。此則前修之所未逮,而有待於後來者矣。


    吾友劉叔雅教授新著《〈淮南鴻烈〉集解》,乃吾所謂總賬式之國故整理也。 《淮南王書》,折衷周秦諸子,“棄其畛挈,斟其淑靜,非循一蹟之路,守一隅之指”,其自身亦可謂結古代思想之總賬者也。其書作於漢代,時尚修辭;今觀許慎、高誘之注,知當漢世已有註釋之必要。歷年久遠,文義變遷,傳寫(言為)奪,此書遂更難讀。中世儒者排斥異己,忽略百家,坐令此絕代奇書,沉埋不顯。迄乎近世,經師傍求故訓,博覽者始稍稍整治秦漢諸子;而《淮南王書》,治之者尤眾。其用力最勤而成功較大者,莫如高郵王氏父子;德清俞氏間有創獲,已多臆說矣;王紹蘭、孫詒讓頗精審,然所校皆不多。此外,如莊逵吉、洪頤煊、陶方琦諸人,亦皆瑕瑜互見。計二百年來,補苴校注之功,已令此書稍稍可讀矣。然諸家所記,多散見雜記中,學者罕得遍讀;其有單行之本,亦皆僅舉斷句,不載全文,殊不便於初學。以故,今日坊間所行,猶是百五十年前之莊逵吉本,而王、俞諸君勤苦所得,乃不得供多數學人之享用;然則叔雅《集解》之作,豈非今日治國學者之先務哉?


    叔雅治此書,    最精嚴有法,吾知之稍審,請略言之。唐宋類書徵引淮南王書最多,而向來校注諸家蒐集多未備;陶方琦用力最勤矣,而遺漏尚多。叔雅初從事此書,遍取《書鈔》、《治要》、《御覽》及《文選注》諸書,凡引及《淮南》原文或許、高舊注者,一字一句,皆採輯無遺。輯成之後,則熟讀之,皆使成誦;然後取原書,一一注其所自出;然後比較其文字之同異;其無異文者,則舍之,其文異者,或訂其得失,或存而不論;其可推知為許慎注者,則明言之;其疑不能明者,亦存之以俟考。計《御覽》一書,已逾千條,《文選注》中,亦五六百條。其功力之堅苦如此,宜其成就獨多也。


    方叔雅輯書時,苟有引及,皆為輯出,不以其為前人所已及而遺之。及其為《集解》,則凡其所自得有與前人合者,皆歸功於前人;其有足為諸家佐證,或匡糾其過誤者,則先舉諸家而以己所得新佐證附焉。至其所自立說,則僅列其證據充足,無可復疑者。往往有新義,卒以佐證不備而終棄之;友朋或爭之,叔雅終不願也。如《詮言訓》:“此四者,耳目鼻口不知所取去。心為之制,各得其所。 ”俞樾據上文“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因謂“鼻”字為衍文;然《文子·符言篇》上文言“目好色,耳好聲,鼻好香,口好味”,而下文亦有“鼻”字。叔雅稿本中論此一條云:此疑上文“口好味”上脫“鼻好香”三字。 《文子·符言篇》及此處耳目口鼻並舉,皆其證也。俞氏不據《文子》以證上文之脫失,反以“鼻”字為後人據《文子》增入,謬矣。惟余亦未在他處尋得更的確之證據,故未敢駁之耳。此可見叔雅之矜慎。叔雅於前人之說,樂為之助證,而不欲輕斥其失,多此類也。然亦有前人謬誤顯然,而叔雅寧自匿其創見而為之隱者,如《本經訓》“元元至碭而運照”,俞樾校云:"樾謹按:高注曰,“元,天也;元,氣也。”分兩字為兩義,殊不可通。疑正文及注均誤。正文本曰,“元光至碭而運照。”注文本曰,“元,天也;光,氣也。”《俶真篇》曰,“弊其元光,而求知之於耳目。”此元光二字見於本書者。高彼注曰,“元光,內明也。一曰,元,天也。”然則此曰“元,天也。”正與彼注同。疑彼亦有“光,氣也。”三字,而今脫之也。(《諸子平議》三十,頁八)叔雅稿本中記此條云:宋明本皆作“玄元至碭而運照”。莊本避清聖祖諱,改玄為元耳。俞氏未見古本,但憑莊本立說,可笑也。 “玄,天也”,本是古訓。 《厚道》、《覽冥》、《說山》諸篇,高注皆曰,“玄,天也。”《釋名》,“天謂之玄”。桓譚《新論》《後漢書·張衡傳》注引),“玄者,天也。”此條今亦未收入《集解》,豈以宋明藏本在今日得之甚易,以之責備前人,為乘其不備耶?此則忠厚太過,非吾人所望於學者求誠之意者矣。


    然即今印本《集解》論之,叔雅所自得,已卓然可觀。如《俶真訓》云:"百圍之木,斬而為犧尊,鏤之以剞劂,雜之以青黃;華藻鎛鮮,龍蛇虎豹,曲成文章。然其斷在溝中,壹比犧尊,溝中之斷,則醜美有間矣。然而失木性,鈞也。"向來校者,僅及名物訓詁,未有校其文義之難通者。叔雅校云:“然其斷在溝中”句疑有脫誤。 《莊子·天地篇》作“其斷在溝中”,亦非。惟《御覽》七百六十一引《莊子》作“其一斷在溝中”不誤。今本“一”字誤置“比”字上,傳寫又改為“壹”,義遂不可通矣。" (卷二,頁11)此據《御覽》以校《莊子》,乃以之校《淮南》,甚精也。又如《墜形訓》云:"無角者膏而無前;有角者指而無後。"高注云:"膏,豕也,熊猿之屬。無前,肥從前起也。指,牛羊之屬。無後,肥從後起也。" 莊逵吉校
:"指應作脂,見《周禮》注,所謂“戴角者脂,無角者膏”是也。又王肅《家語》注引本書,正作脂。" 莊校已甚精審,然“無前”“無後”之說終不易解。叔雅校云:"莊校是也。 《御覽》八百六十四,脂膏條下,八百九十九,牛條下引,指並作脂,是其確證。又無前無後,義不可通。  “無”疑當作“兌”,始訛為“無”,傳寫又為“無”耳。 《御覽》八百九十九引,正作兌前兌後,又引註:“豕馬之屬前小,牛羊後小”,是其證矣。前小即兌前,後小即兌後也。 "(卷四,頁9.兌即今銳字)此條精(石高)無倫,真所謂後來居上者矣。

    類書之不可盡恃,近人蓋嘗言之。叔雅校此書,其採類書,斷制有法。若上文所引《御覽》八百九十九,引原文而並及久佚之古注,其可依據,自不待言。其他一文再見或三見而先後互異者,或各書同引一文而彼此互異者,或僅一見而與今微異者,其為差異,雖甚微細,亦必並存之,以供後人之考校。其用意甚厚,而其間亦實有可供義解之助者。如《說林訓》云:"以兔之走,使犬如馬,則逐日歸風。及其為馬,則又不能走矣。" 孫詒讓校此句,謂“歸當為遺,聲之誤也”;其為臆說,無可諱言。叔雅引《御覽》九百七引,作:以兔之走,使大如馬,則逐日追風。及其為馬,則不走矣。"此不必糾正孫說,而使人知此句之所以可疑,不在“歸”字之為“遺”為“追”,而在“犬”字之應否作“大”。蓋校書之要,首在古本之多;本子多則暗示易,而向之不為人所留意者,今皆受拶榨而出矣。上文之“兌”,此文之“大”,皆其例也。


    叔雅此書,讀者自能辨其用力之久而勤與其方法之嚴而慎。然有一事,猶有遺憾,則錢繹之《方言箋疏》未被採及,是也。 《淮南王書》雖重修飾,然其中實多秦漢方言,可供考古者之採訪。如開卷第一頁“甚淖而滒”,高注曰,“滒,亦淖也。夫饘粥多瀋者謂滒。滒讀歌謳之歌。”莊逵吉引《說文》“滒,多汁也”以證之,是也。今徽州方言謂多汁為“淖”,粥多瀋則謂之“淖粥”;欲更狀之,則曰“淖滒滒”,滒今讀如呵。又如《主術訓》云:“聾者可使嗺筋,而不可使有聞也。”王紹蘭與孫詒讓皆引《考工記
弓人》“筋欲敝之敝”句。鄭司農注“嚼之當熟”。孫又引賈疏“筋之椎打嚼囓,欲得勞敝”,謂“嚼筋”為漢時常語,即謂椎打之,使柔熟,以韁弓弩也(本書卷九,頁12)。今徽州績溪人詈人多言而無識,曰“嚼弓筋”,亦曰“瞎嚼弓筋”。凡此之類,皆可今古互證。錢繹所輯,雖未及於今日之方言,然其引此書中語,與方言故訓並列,往往多所發明,似亦未可廢也。質之叔雅,以為如何?

                                                          中華民國十二年三月六日
,胡適                                                         (收入《胡適文存二集》卷一)



1923/3/6 胡適為劉文典(叔雅)的《淮南鴻烈集解》作序:......讀者自能辨其用力之久而勤與其方法之嚴而慎...猶有遺憾 則錢繹之 方言箋疏未被採及 是也.......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劉文典(1889年-1958年),安徽合肥人。原名文聰,字叔雅。中國國學家教育家
1906年就讀於蕪湖安徽公學,隔年加入同盟會1909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1912年回國後一度擔任孫中山的秘書處秘書,積極主張以恐怖活動推翻袁世凱政府。1917年時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的陳獨秀聘其出任文科教授,並擔任《新青年》英文編輯和翻譯。以古籍校勘學為終身志業,主攻秦漢諸子,最終因鑽研《淮南子》六卷專著《淮南鴻烈集解》震驚文壇,蔣介石一度抬舉為「國寶」級人物[1]

劉文典曾在邵力子等主辦的《民立報》擔任編輯。精通英、德、日、意等語言,後師從章太炎學《說文》。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雲南大學任教,上課內容自由發揮,天南地北,無所不談,最後一個學期只講半篇《海賦》[2]

1927年任安徽大學法學院院長兼預科主任,行校長之職,時劉文典與蔣介石不合,劉文典曾說:「我劉叔雅並非販夫走卒,蔣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他又曾指著蔣說:「你就是軍閥!」蔣介石惱羞成怒,當場打了劉文典兩記耳光,劉文典不甘示弱,也動粗還之,當衆飛起一腳踢在蔣介石下腹上。被蔣介石下令關押了七天,最後由蔡元培陳立夫等人求情才釋放[3]魯迅在他的〈知難行難〉一文中曾寫到「安徽大學校長劉文典教授,因為不稱主席而關了好多天,好容易才交保出外」。1929年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主任,同時在北大兼課。抗日戰爭期間,滯留北平。1938年逃離北平,輾轉南下,到達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

劉文典恃才傲物,輕視文學,曾放言「文學創作的能力不能代替真正的學問」[4],因此看不起沈從文(據汪曾祺回憶,劉文典之所以看不起沈從文, 是因為他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他反對沈從文當教授:「沈從文算什麼教授!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四百塊錢,我該拿四十塊錢,而沈從文只該拿四塊錢!」又說:「沈從文是我的學生。他都要做教授,我豈不是要做太上教授了嗎?」有一次日機警報,沈從文與劉文典擦肩而過,劉文典說:「我跑是為了保存國粹,學生跑是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是該死的,你幹嗎跑啊?」後來劉文典因嗜鴉片,遭聯大解聘。

1939年出版《莊子補正》10卷。陳寅恪為此書作序。劉文典口出狂言說:「在中國真正懂得《莊子》的,就是有兩個人。一個是莊周,還有一個就是劉文典。」後來一直待在雲南大學執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獲推選為全國政協第一、二屆委員。1958年7月15日病逝於昆明。

[編輯] 主要著作

  • 《莊子補正》
  • 淮南鴻烈集解》
  • 《三餘札記》
  • 《說苑斛補》
  • 《進化與人生》
  • 《進化論講話》

[編輯] 注釋

  1. ^ 岳南:《陳寅恪與傅斯年》,台北:遠流出版事業,頁187-188
  2. ^ 張中行:《劉叔雅》
  3. ^ 《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家傳略》第8輯第65頁
  4. ^ 岳南:《陳寅恪與傅斯年》,台北:遠流出版事業,頁189

[編輯] 參考資料

  • 傅來蘇:《劉文典先生教學瑣憶》
  • 郭鑫銓:《初識劉文典先生》
  • 章玉政:《一代國學大師劉文典》,載《今日安徽》,2008年第4期。
----

《莊子補正》陳寅恪序

合肥劉叔雅先生文典以所著《莊子補正》示寅恪,曰,姑強為我讀之。 寅恪承命讀之竟,歎曰,先生之作,可謂天下之至慎矣。 其著書之例,雖能確認其有所脫,然無書本可依者,則不之補。 雖能確證其有所誤,然不詳其所以致誤之由者,亦不之正。 故先生於《莊子》一書,所持勝義,猶多蘊而未出,此書殊不足以盡之也。 或問曰,先生此書,謹嚴若是,將無矯枉過正乎? 寅恪應之曰,先生之為是,非得已也。 今日治先秦子史之學,著書名世者甚眾。 偶聞人言,其間頗有改訂舊文,多任己意,而與先生之所為大異者。 寅恪平生不能讀先秦之書,二者之是非,初亦未敢遽判。 繼而思之,嘗亦能讀金聖歎之書矣,其註《水滸傳》,凡所刪易,輒曰:古本作某,今依古本改正。夫彼之所謂古本者,非神州歷世共傳之古本,而蘇州金人瑞胸中獨具之古本也。 由是言之,今日治先秦子史之學,而與先生所為大異者,乃以明、清放浪之才人,而談商、周邃古之樸學,其所著書,幾何不為金聖歎胸中獨具之古本也,而欲以之留贈後人,焉得不為古人痛哭耶? 然則先生此書之刊佈,蓋將一匡當世之學風,而示人以準則,豈僅供治《莊子》者之所必讀而已哉? 民國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修水陳寅恪




---

淮南子- 维基百科,



zh.wikipedia.org/zh-hant/淮南 - 頁庫存檔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劉安子》,劉向校定時名之「淮南」,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李尚、苏飞、伍被、左吴、田由等八人,仿秦呂不韋著《呂氏春秋》,集体撰写的 ...


 **
孫詒讓(1848年-1908年),字仲容,號籀廎浙江溫州瑞安人,中國清代語言學家,近代新教育的開創者之一。

目錄

生平

道光二十八年八月十九日(1848年9月16日)孫詒讓生於儒學之家,父孫衣言為翰林,官至太僕寺卿。孫詒讓自幼好學,十歲時以瀏覽《漢魏叢書》為樂。十三歲著《廣韻姓氏刊誤》,又篤嗜金文,十八歲著《白虎通校補》,光緒三十一年,被騁為京師大學堂教習,光緒三十三年,征為禮部禮學館總纂,其所著《契文舉例》是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著作。與俞樾黃以周合稱清末三先生。有「晚清經學後殿」、「樸學大師」之譽,章太炎讚譽他「三百年絕等雙」。光緒元年,三應禮部試不第,遂埋首讀書,光緒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1908年6月20日),以病卒於家,終年六十一歲。

著述

孫詒讓一生共著述三十五部,1873年孫詒讓始治墨學,有感於國家危難、吏政不修,以「墨子強本節用,勞心苦志,該綜道藝,應變持危,其學足以裨今之時局。」,校注《墨子》十五卷是其代表作,於此之前,《墨子》一直以來「傳誦既少,注釋亦稀,樂台舊本,久絕流傳,闕文錯簡,無可校正,古言古字更不可曉」,俞樾嘆此「自〈墨子〉以來,未有」之書[1]
孫詒讓提倡教育,他提出:「國民之智愚賢否,關國家強弱盛衰。初等小學本應隨地廣設,使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童」[2]。主要著作:《墨子閒詁》、《周禮正義》、《古籀拾遺》、《古籀餘論》、《九旗古義述》、《契文舉例》、《名原》、《尚書駢枝》、《札迻》、《籀廎述林》、《溫州經籍志》等30餘種。《籀廎遺著輯存》輯有孫詒讓未刊遺著《廣韻姓氏刊誤》、《白虎通校補輯補》、《諷籀余錄》等。

注釋

  1. ^ 俞樾《墨子間詁·序》
  2. ^ 《溫處學務分處暫定學堂管理法》

參考書目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該作者的作品:
  • 《太類文錄初編·孫詒傳》
  • 張其昀《孫詒讓之政治思想》
  • 錢南揚《孫詒讓傳》


孫詒讓與《周禮正義》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7-06-14  發表評論>>
清代學術,集中國傳統學術之大成。其主要表現之一,即是對十三經重新做疏解。而在諸新疏之中,有一部堪稱“清代經學家最後的一部書,也是最好的一部書”(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這就是孫詒讓的《周禮正義》。
孫詒讓(1848~1908),字仲容,一作仲 頌,號籀,別署荀羕,浙江瑞安人。其為學,一則秉庭訓,一則承繼乾嘉樸學之遺風。其父衣言,治學旨在融貫漢宋,通其區畛,尤注重紹述永嘉鄉賢緒言,為“晚 清特立之儒”(章太炎先生語)。在其治學取向的引導下,詒讓遂一意向學。而在博涉先儒載籍的過程中,詒讓又對乾嘉諸大儒治經史小學家法有了深切體認,加之 受秉承乾嘉大師緒論、以稽古為職志如張文虎、戴望、劉毓崧等人的影響,遂究心於經學、諸子及文字學等。此後,他一則承繼永嘉經世之學風,一則孜孜于樸學的 探究,從而成為“清儒主流中最後一位大師”(姜亮夫:《孫詒讓學術檢論》)。《周禮正義》即其代表作之一。
《周禮》一經,向稱聚訟。雖經前儒不斷探究,然 終無博精之作,許多問題尚待梳理。有鋻於此,孫詒讓遂慨然立志為之新疏。早在8歲時,詒讓即在父親的引導下,初涉《周禮》。其後,隨著學問的日益深厚,因 對《周禮》有了不斷深入的認識。經過潛心搜討,精加別擇,其認識逐漸成熟,從而開始了重新疏解《周禮》的艱辛歷程。
同治十一年(1872),孫詒讓開始著手資料長 編工作。翌年春,乃草創《周禮疏》。此後,更是廣搜細討,鉤稽排纂,屢有新獲。光緒十四年(1888)秋,張之洞議集刊清朝經疏,徵詒讓所撰《周禮正義 稿》,並謀付刊。當時,疏稿尚未寫成,詒讓遂亟校核理董,至翌年始寫成《禮疏長編》稿。光緒十六年(1890)正二月間,他攜新寫成稿本數十冊,往湖北張 之洞官署以就商榷。然因事情有變,刊刻之事不得已而中輟。此後,詒讓對《禮疏》又時有校改,繼因不愜於心,復更張義例,再事編摩疏通。光緒二十五年 (1899)八月,詒讓撰《周禮正義自序》及《凡例》。又經友人黃紹箕、費念慈襄助校勘,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二月,樊棻謀以《周禮正義》鑄鉛版。 光緒三十一年(1905)夏,歷時20餘年、稿凡數易的《周禮正義》(86卷)遂得刊成問世(詒讓有自校初印本,計16冊),即通行之“乙巳本”。
孫詒讓之新疏《周禮》,主要以《爾雅》、《説 文》正其詁訓,以《禮經》、大小戴記證其制度,而“博采漢唐宋以來,迄于乾嘉諸經儒舊詁,參互證繹,以發鄭注之淵奧,裨賈疏之遺闕”(孫詒讓:《周禮正義 序》)。其于前人成説,既能取其長,亦不護其短,而以實事求是的為學精神,求其確解。
孫詒讓之《周禮正義》,頗具特色,如長于古義古 制,會通三禮,不拘疏不破注之例,折衷諸説,兼採其善,且能闡發《周禮》之義蘊等,不一而足。其所撰《周禮正義略例十二凡》,已具大要。梁啟超先生更將之 概況為四條:“釋經語極簡,釋注語極詳”、“多存舊疏,聲明來歷”、“雖極尊鄭注,而不墨守回護”、“嚴辨家法,不強為牽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 史》)洪誠先生亦揭是書大端稱:無宗派之見;博稽約取,義例精純;析義精微平實;以實物證經;依據詳明,不攘人之善;全書組織嚴密。(《讀周禮正義》)洵 為的見。
至其意義,吳廷燮先生認為“是書搜輯古今諸儒解 詁本經者,最為繁富,與胡氏培《儀禮正義》,同為治經家所盛稱。但歷來諸儒,重在治經,而是書則欲通之於治國。……洵治《周官》解詁者之淵藪也。”(《續 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周禮正義》條)曹元弼先生亦稱:“孫氏《周禮正義》,博采故書雅記,疏通證明,雖于高密碩意,間有差池,而囊括網羅,言富理博, 自賈氏以來未有能及之者也。”(《書孫氏周禮正義後》)楊向奎先生更對該書有功於研究古代社會的價值做了肯定。宜乎章太炎先生譽之為“古今言《周禮》者, 莫能先也”(《孫詒讓傳》),而梁啟超先生推之為清儒諸新疏之冠。
更可注意的是,孫詒讓撰《周禮正義》,尚有深意 寓于其中。其關鍵點,在於為挽救時弊,而闡揚《周禮》政、教兩大端的經世精神。在他看來,《周禮》乃“周代法制所總萃,閎章縟典,經曲畢”(《周禮正義略 例十二凡》),後世之以《周禮》致亂,並非《周禮》本身有問題,而在用之者之鄙陋。為此,他指出一循古開新之方:“私念今之大患,在於政教未修,而上下之 情睽閼不能相通。……然則處今日而論治,宜莫若求其道於此經。”(《周禮正義序》)此一思索,體現出其以學術求治道的淑世情懷。
《周禮正義》自1905年問世後(乙巳本),即 深受學人注目和推譽,且屢有刊佈。主要有如下幾種:一為1931年武昌篴湖精舍以楚學社本《周禮正義》補校刊行本,即湖北刻本,《續修四庫全書》即據該本 影印;二為1933年商務印書館鉛字排印的《萬有文庫》本;三為1936年上海中華書局以倣宋體印行的《四部備要》本,中華書局1998年出版的“清人注 疏十三經”即據該本縮印;四為王文錦、陳玉霞二先生重新整理的點校本,由中華書局于1987年出版,即“十三經清人新疏”本,並於2000年重印,甚便學 人利用。此外,是書的稿本,仍存于溫州圖書館、溫州博物館和杭州大學圖書館。《周禮正義》之澤惠學林,為功甚巨,成為研治諸多學問的重要學術資源。(林存 陽)
《周禮正義》出版社:中華書局出版年:1987年
來源:光明日報






---
1893
 《墨子》一書在中國長期備受冷落,但書中保留有大量科學知識 ,如:力學 、幾何 、光學 ,到了清朝中葉才開始有大量的學者考據。孫詒讓寫《墨子閑詁》把《墨子》校注推向高峰,在這之前,《墨子》長期以來“傳誦既少,注釋亦稀,樂台舊本,久絕流傳,闕文錯簡,無可校正 ,古言古字更不可曉”。他吸收王念孫王引之洪頤煊戴望俞樾黄紹箕楊葆彝等人的研究成果,集眾家之大成。
   孫詒讓甚至還參考西學。例如《經上第四十》:“仳,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便引用《幾何原本》的“所雲兩線於同面行至無窮,不相離亦不相遠而不得相遇爲 平行線”原理。又如《經上第四十》:“無久之不止,有久之不止。”一句,孫引牛頓之言,“二語似即力學永靜永動之理,而與奈端(牛頓)靜者不自動、動者不 自止之例亦複冥契。”作者認爲墨子不僅論述了“辯”、“名” 的涵義以及方法和作用,同時還提出了“明故”“知類”說。黄紹箕稱《墨子閑詁》:“先生此書,援聲類以訂誤讀,采文例以移錯簡,推篆籀隸楷之遷變,以刊正 訛文,發故書雅記之晻昧,以疏證軼事。”俞樾歎此“自〈墨子〉以來,未有”之書。
  此書校正形訛之字多達六百四十餘處 ,《墨子間詁·叙》中說:“間者,發其疑忤;詁者,正其訓釋”。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中,高度評價孫詒讓的成果。他說:孫詒讓“覃思十年”,“集諸家說,斷以己所興,得成《墨子閑詁》十四卷,複輯《墨子篇目考》、《墨子佚文》、《墨子舊 叙》,合爲附錄一卷;複撰《墨子傳略》、《墨子年表》、《墨子傳授考》、《墨子緒聞》、《墨學通論》、《墨家諸子鉤沉》,各一篇,合爲《墨子後語》二卷。 俞蔭甫序之,謂其‘自有《墨子》以來,未有此書。誠哉然也!……蓋自此書出,然後《墨子》人人可讀。現代墨學複活,全由此書導之。’”  

内容介紹

  《墨子閑詁》有俞樾、孫詒讓爲之作《序》,黄紹箕爲之作《跋》。孫詒讓在序中認爲,《墨子》書中《親士》、《修身》、《當染》三篇不與它篇相類,疑爲後人以儒言偽增。十九卷中包括《目錄》一卷、《閑詁》十五卷、《附錄》一卷、《後語》二卷。《目錄》考證了《墨子》七十三篇的佚存。《閑詁》以清畢沅墨子注》 蘇時學刊誤本爲底本,參照明吳寬寫本、顧千里校《道藏》本,互相校勘,别爲寫定。又博采王念孫、王引之、洪頤煊、俞樾、戴望的校詁成果,互相比較而求確 解。資料相當豐富,詁解也較明晰准確。對《非儒》以前諸篇的校詁,多有增補和提正前人說法之處。對經說、兵法諸篇深加研核,訂正偽文錯簡,爲之詮釋,使此 前幾不可讀之《墨經》與兵法諸篇成爲文句通暢、意義明白的可讀文章。《附錄》包括“《墨子》篇目考”、“《墨子》佚文”和“《墨子》舊叙”。其中《舊叙》 抄錄前人注解《墨子》時所作的序跋之類。《後語》分上下兩卷。上卷包括“墨子傳略”、“墨子年表”和“墨學傳授考”。考證了有關墨子的傳聞事蹟,認爲從 《墨子》一書看,墨子當是魯人。確定了墨子年表,認爲墨子生於周定王元年左右(前468年),卒於周定王二十四年(前376年)左右。下卷包括“墨子傳 聞”,錄《墨子》書外秦漢舊籍所記墨子言論行事。又包括“墨學通論”,錄史書、類書等對墨子弟子著作情況的記載及其佚文。
  在文字方面,孫詒讓的《墨子閑詁》一書,基本上將傳抄訛誤、脱漏錯亂的地方加以疏理,使《墨子》一書可以解讀;然而主要討論邏輯的部分(〈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則要到梁啟超、胡適之後,才整理出一些眉目。  

*****
早上在家看到這本古早時買的書、想起第一次上這門課、教授講了個笑話、大意是、有一屆學長受師長意統計同學們訂書數量、扯開嗓門問大家:要訂墨子“閒話”的請舉手喔……(欸、這個有點學問喔、閒要念做中間的間、其實閒就是間的本字、哇咧、難怪師兄會看錯………)

台糖總經理沈鎮南遭槍決案是千古奇案;洪子瑜的特殊際遇


沈鎮南冤枉送命,應是死於特務系統狂捕濫殺。洪子瑜被捕時34歲,白恐受害者多屬這年齡,當時「逢左就殺」,洪子瑜「思想左傾,尚無叛亂行為」,還能躲過這個浩劫,相當罕見,真是洪福齊天,據「聯合影音」洪秀柱受訪時說,父親管訓後還回台糖工作一段時日,鬱鬱寡歡,所以說洪子瑜不但保命,而且恢復原職,如此幸運,跟時代背景落差太大! 際遇是不堪回首的..「剝蕉案」亦然!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890373






Windson Chen
「沈鎮南案」發生時,胡適博士告訴友人,該案是千古奇案。孫立人將軍在未被蔣介石軟禁之前,也曾跟幾位重要幹部說,沈鎮南這個人連走路都怕踩到螞蟻,那些特務硬說他是匪諜,活活把他害死。沈鎮南畢業於清大化學系,與孫立人是同學。指控從一九四八年就『受時局影響而動搖,祕密與朱毛匪幫份子吳兆基等勾結』『利用種種手段減少政府外匯收入,並聯絡員工準備,以台糖鐵路供匪登陸時使用』。沈鎮南和林良桐在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一日被判處死刑,當天即綁赴刑場槍決,兩人當時年紀分別只有四十九歲、四十二歲。其他還有十二位同案被判刑,史國英判十五年,邵毓英、雷大效兩人各判十年,劉景祥判一年,洪子瑜等八人則交付感化~!

二次大戰後,國民黨政權將台灣視為天上掉下來的肥肉,黨政軍特及各個有實權的家族財閥爭相劫奪,窮凶惡極之狀舉世無雙,貪污舞弊事件叢生,幾乎到了無官不貪、無吏不污的地步,極...
SOUTHNEWS.COM.TW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書贈普林斯頓圖書館




今午院子有蟬鳴了,2~3天前的校園的,沒有這樣一片。
為朋友家的一牆書到某二手書店,12點之前,竟然有3人在門外等。我去校園書店,附近的雜誌,以此處最全:翻讀"明報月刊":談錢存訓先生,提到胡適之先生,竟然用文壇巨擘胡先生--他要將書贈普林斯頓圖書館....

歷史.人物二零一五年六月號
懷念錢存訓先生 (汪威廉)
  本文憶念錢存訓先生,活現其讀書人的風範。錢先生為中國文化史學者,造紙印刷、版本目錄、圖書館學專家,四月九日在芝加哥仙逝,享年一百零五歲。——編者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執著的胡適與胡適的執著--以書信為中心的解釋 (白丁---樓主)

“Backgrounds and Sources” includes two Tolstoy memoirs, A History of Yesterday (1851) and The Memoirs of a Madman (1884), as well as entries—expanded in the Second Edition—from Tolstoy’s “Diary for 1855” and selected letters (1858–95) that shed light on the author’s creative process.


英文書經常的標題:
 Selected Letters of Someboy: A Life
胡適的書信選集有北京大學出版社的三冊。


http://tieba.baidu.com/f…&
執著的胡適與胡適的執著--以書信為中心的解釋
白丁---樓主

胡適有自己所執著的價值追求,這在他的待人處世上得到最直觀的表達。胡適的執著,絕非固執和走極端,相反他常常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糾偏”。在他小時候鄉人便紛紛稱他為“門先生”,可見他自小的老成持重。小時候的胡適也不是沒有做過激烈的行動,比如他約集夥伴,用石頭去“打菩薩”,表示他的不信仰。但是事後,他又聽從母親的話,帶著貢品給菩薩道歉。胡適離家赴上海求學後,新思想漸次影響他的觀念,甚至從他給族叔寫信的抬頭都能看出來:一開始是“近任老叔大人尊前”這樣傳統的稱呼(1906年致胡近仁),以後是“近仁老叔足下”(1914年7月),再到後來變成了“胡近仁君”(1917年),“近仁老友”(1918年),“老近”(1920年)。從清末到五四時期,變化的軌跡可謂明顯。然而在20年代中以後,他又有逐漸的複歸,以後對胡近仁稱呼就穩定在“老叔”“近叔”這樣恰當又適中的方式上。



毫無疑問,胡適一生執著求新思想、新文化。在晚年還發表《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一文》,執著地宣傳西化,然而他說話的方式卻又是:“要說幾句怪不中聽的話給諸位去盡力駁倒,推翻。”“這並不是對東方那些老文明的盲目責難,也決不是對西方近代文明的盲目崇拜。這乃是當年一個研究思想史和文明史的青年學人經過仔細考慮的意見。”[①]

如果和新文化運動時期和他一起推動西化的錢玄同等人相比,在晚年若和李敖等人相比,胡適可說真的做到了將自己一生執著的理念用自己一生執著的方式去表達出來。我們可以看到,胡適對“新”的追求是很自然從舊而來的。

他最早提倡的新文化是用白話作文作詩。而若往前追溯,他的回憶是:
“我進中國公學不到半年,在上海市瑞興泰茶店裡養病,偶然翻讀吳汝綸選的一種《古文讀本》,其中第四冊全是古詩歌。我忽然感覺很大的興趣。……讀完了吳汝綸的選本,我又在二哥的藏書裡尋得了《陶淵明集》和《白香山集》,後來又買了一部《杜詩鏡詮》……從此以後,我就發奮讀詩想做個詩人了。同時也決定了我一生的命運。我從此走上了文學史學的路,後來幾次想矯正回來,想走到自然科學的路上去,但興趣已深,習慣已成,終無法挽回了。”[②] 

“五月,我因腳氣病又發了,遂回家鄉養病。……那一次在家,和近仁叔相聚甚久,他很鼓勵我作詩。如在家鄉做的《棄父行》,很表現《嘗試集》的影響。”[③]


胡適對待爭論和糾紛的態度可說是他性格中最大的特點。1916年他在留美期間與任鴻雋、梅觀莊的書信往來爭論可說較早地反映了這方面的情況。這時胡適的新文化思想已經悄然發端,而他的朋友們一時​​還跟不上,發生爭論是在所難免。
“1916年,我們的爭論最激烈,也最有效果。爭論的起點,仍舊是我的“要須作詩如作文”的一句詩。梅觀莊會駁我道詩文截然兩途。任叔永也來信,說他贊成觀莊的主張。我覺得自己很孤立,但我終覺得他們兩人的說法都不能使我心服。……從二月到三月,我的思想上起了一個根本的新覺悟。一部中國文學史治世一部文字形式新陳代謝的歷史,治世活文學隨時起來代替了死文學的歷史。文學的生命全靠能用一個時代的活得工具來表現一個時代的情感與思想。工具僵化了,必須換新的、活的,這就是“文學革命”。”[④]
 7月13日追記:我回到紐約不久,綺色佳的朋友們遇著了一件小小的不幸事故,產生了一首詩,引起了一場大筆戰,竟把我逼上了決心試作白話詩的路上去。(任鴻雋在遊玩時翻船,以此做了一首詩寄給胡適,胡適對其內容提出批評,引來梅觀莊打抱不平,於是雙方展開一場爭論。)

hc:究竟是《國民日報》或 《民國日報》或兩者皆是?

“但是我認定了,無論如何,若要造一種活的文學,必須有活的工具。”於是有了1916年7月26日給任的回信,“這是我第一次宣言不做文言的詩詞。”8月4日,胡適再致任叔永,宣告自己要單槍匹馬而往了。胡適說“這封信是我對於一班討論文學的朋友的告別書。”被一班好友反對,甚至對他說了各種難聽的話,但胡適並未感到憤恚,卻只是因為說服不了朋友而懊惱,於是決定自己先去闖開一條路,並歡迎朋友跟進。果然,後來的任鴻雋等人認識到了胡適的正確,他們的友誼一直保持終身。再如,1930年, 《民國日報》登載楊杏佛在南京市黨部的演說,說演講中的“江湖博士”暗指江亢虎和胡適。楊杏佛4月29日寫信解釋,說原話是走江湖的博士,系專指江亢虎。4月30日,胡復信楊信佛說,“我受了十餘年的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的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的太過火了,反損罵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 在這一年前的1929年,胡適曾致信王寵惠,反對所謂處置反革命分子案,這封信被當局阻擋,並未刊出,但卻被當局透露給了陳德徵,陳於是在《國民日報》專欄上以三則雜文大張撻伐。胡適讀完這些雜文後的批語是:“可憐的陳德徵!”

胡適堅持與人為善,從不會惡語傷人,1934年4月發生了林損怨懟胡適的事件,林損用“罵街式的語言對他”,他依然淡然處之。他在16日(一說11日,據胡不歸《胡適先生傳》中為16日)致林損信中剖白自己說,“胡適之向來不會在文字裡寓意罵人”,“我對人對事,若有所主張,無不可對人說。”當然,應當承認,這件事情是有爭議的,有的人為胡適辯護[⑤],也有的人為林損辯護。1930年,蔣夢麟出掌北大,祭出改組北大大旗,任胡適為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使國文系主任馬裕藻和教授林損、徐之衡相繼離職。胡適1948年12月13日寫的《北京大學五十週年》一文回憶說,“蔣夢麟先生……是一個理想的校長,有魄力,有擔當,他對我們三個院長說:”辭掉舊人,我去做,選聘新人,你們去做。“李振聲文提出,蔣辭掉林等不可能不與胡適、傅斯年商量,而且蔣也是依仗中基會的雄厚財源,而胡適對此也是”共襄其成,與有榮焉“的。[⑥ ]但即使如此,也是與改革的大形勢有關,並不能以此苛責胡適。1960年3月24日胡適談到林損:”你不要以為北大全是新的,那時還有溫州學派,你知道嗎?陳介石、林損都是。他們舅甥兩人沒有什麼東西,值不得一擊的。“1961年9月23日又說”公鐸的天分很高,整天喝酒,罵人,不用功,怎麼能跟人家競爭呢?天分高的不用功,也是不行的。公鐸當我面時,對我很好,說,“適之,我總不罵你的。”[⑦]

晚年的胡適,遭到大陸和台灣當局對他的一明一暗雙重批判。面對大陸的批判,他很耐心地看完那八大本批判他的專輯,並一笑置之。而1956年,胡適在自由中國雜誌上發表的給蔣介石祝壽的文章《述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蔣總統祝壽》,勸蔣“無智、無能、無為”,遭到國民黨圍剿,蔣經國專門組織《向毒素思想進攻》。但他仍然說“我講了一些該講的話,引起了圍剿,不要去管它,那是小事體,小事體。我挨了四十年的罵,從來不生氣,並且歡迎之至。”從這些事例,可見他所言非虛。他的確較好的做到了將來自傳統的君子“忠恕”之道與西方“紳士”精神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


胡適對待朋友,和他認為重要的人,是毫不掩飾對他們的欣賞和關心的,待人可謂極誠。胡適與周作人的友誼便是一例。胡適不但在學問上與週商榷攜進,在生活上對周也是極為關心。1921年2月專門寫信推薦他去燕京大學工作。對周提出的一些問題,他又請朱我農做出了滿意答复。[⑧]1922年胡適為申報寫了《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對周氏兄弟的作品作了很高評價。1928年胡適重回北平後,主持了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編譯委員會的工作。周作人的翻譯作品就送到那裡出版,成為周作人的一項可靠收入來源,《在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第29冊裡,有好幾封都是周作人預支稿費的事情。[⑨]其實從價值觀上來說,胡適與周氏等人差異甚大。當時學界同人,若作一歸類,王國維、陳寅恪、熊十力諸人是“空諸依傍”的​​“依自不依他”(王元化語),周作人諸人,在主張以西學改造舊學上,與胡適相同,與王國維、陳寅恪異,但在不事功的層面個上,周氏又與王國維陳寅恪同,與胡適異。當胡適往來政要之間的時候,“苦雨齋”中人常有些譏語,但胡適談版本,談考據的時候,周氏有欣賞以為同道,故一直有若即若離之感。但是,胡適晚年在台北的演講,對周氏兄弟,評價依然很高,那是內心的真語,並無一點偽飾。[⑩]

另一個事例,1931年初他為羅隆基奔走。是時,國民黨當局仍在查禁《新月》雜誌。上年11月曾將主要撰稿人羅隆基逮捕,羅被釋後,於年初發表《我的被捕的經過與反感》一文,當局認為是挾憤詆毀,要求光華大學撤銷羅氏教授職務。胡適到滬後為此事奔走。19日還代光華校長張壽鏞草擬《上蔣介石呈》。他對陳布雷說,這並不是個人小事,而是一種原則和道義。再如,他十分欣賞地質專家翁文灝,1922年地質調查所圖書館開館,胡適在《努力》上作文介紹:“中國學科學的人,只有地質學者在中國的科學史上可算是已經有了有價值的貢獻。自從地質調查所成立以來,丁文江、翁文灝和其他的幾位地質學者,用科學的精神,作互相的研究,……已經能使中國地質學成為一門科學:單這一點,已經很可以使這個學別種科學的人十分慚愧了。”1934年翁文灝車禍後,胡適“幾乎墮淚”,說“翁文灝是五十萬條性命換不來的”,在給汪精衛的信中說“此種不世出的天才,學問品行都是人間稀有,不僅僅是一國之瑰寶而已。”後來翁的女兒因為一個人在北平上學,就住在胡適家裡。《獨立評論》刊行後,翁文灝在那裡發表了不少學術和評論文章。胡適說他甚至想像過翁文灝當總統。



在學術上,胡適一向堅持科學的、實證的態度,事實上,胡適在處世和治學上都秉持這一態度。在他的來往書信中,也可以看到他極力影響別人也採這種態度。1920年11月他給胡近仁信中談到,文字學,要把他作為一項科學來對待,這也是胡適整理國故時所提倡的原則。章太炎說,“夫治小學者,在乎比次聲音,推跡故訓,以得語言之本;不在信好異文,廣徵形體。曩令發玉牒於泰岱,探融翼於泗淵,萬人貞觀,不容作偽者,以補七十二家之微文,備鑄器象物之遺法,庶亦可矣。若乃奉矯誣之器,信荒忽之文,以與召陵正書相角,斯於六書之學,未有云補。擬之前代,則新垣玉杯之刻,少翁牛腹之書也,寧可與道古邪?”[11]這種科學的文字學方法,胡適表示認同,於是在信中說,“只從清代學者註重音聲假借,聲類通轉以後,始有科學的文字學可言,章太炎的《國故論衡》上卷最宜先看,然後看他的《文始》。”胡適在囑咐這位族叔作傳書時又說,“請處處註明的來源,但求確實,不務繁多。”由於胡適在作詩上也提倡“詩的經驗主義”,因此在信中批評胡近仁作詩“抽象的議論太多”。在1934年6月間,他與孟森兩次通信,探討孟的兩篇文章《清世宗入承大統考》(6月5日信)、《孟太后下嫁考實》(26日信) ,提出自己關於考證規範的方法,“鄙意考證文字以眉目清楚為最便於讀者。凡引用文字,最好均低三格書寫,而按語均提行頂格寫,如此則引語之起訖分明,其簡明文件則上下均加[ ]或[[]],以明起訖。”可見他對科學、嚴謹治學的重視和要求了。新文化運動中,胡適與錢玄同等人一同進行疑古辨偽和整理國故的工作。雖同是批判性整理,但兩人意旨卻有所區別,對比起來,胡適治史的方法更精良,條理更清楚一些。“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勤、謹、和、緩”在這個時期被提出來,成為胡適治學方法的標誌。



胡適堅持於說自己認為的“真話”,“良心話”,並不因為時髦或風潮而改變,因此經常是既得罪敵人,也得罪朋友。他說自己一向喜歡潑冷水,還寫詩將自己比作烏鴉,唧唧喳喳惹的別人不高興。晚年有人問他,中國有沒有類似“不自由,毋寧死”的話,胡適提出,就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新文化運動時期,作為章太炎高足的錢玄同,風格一如其師。胡適同情張厚載,勸錢不要亂罵人,引起錢的不滿,聲言退新青年,批評胡適“對於千年積腐的舊社會,未免太同他周旋了。”[12]錢還化名王敬軒和劉半農演雙簧,胡適對此也頗不以為然。但錢同樣也說,“我以為若一定要找中國人做模範,與其找孔丘、墨翟,不如找胡適、蔡元培等人。”兩人關係疏淡後,胡適也依然常常對錢表示關切。再如,1924年11月,馮玉祥逐溥儀出宮。在輿論一片叫好聲中,胡適沒有趨炎附勢,而是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反對意見。“我是一個愛說公道話的人,今天要向先生們組織的政府提出幾句抗議的話。”(1924年11月5日致王正廷信),此文一出,周作人及李氏兄弟等都來信表示反對。[13]胡適對他們的意見,有的表示贊同,比如周作人提出因複闢而取消優待一節,但他提出溥儀兩年前就曾主動提出取消,“其意不可謂不誠”。[14]很顯然,作為自由主義者的胡適,並非反對取消優待,他所要求的是:“多一點紳士的行為”,反對暴力。另外就是法治的基本要求,在法律上相對於實體正義更為重要的程序正義。在兩年前,1922年11月9日,黎元洪下令逮捕財政部長羅文幹,胡適就曾發表意見說:“法律是政治的根本,違法的惡例是開不得的。……今天政府不經法律手續就查抄曹汝霖、陸宗輿的財產,我們固然快意,但加入明天政府不經法律手續就查抄了蔡元培、李煜瀛的家產,我們就不快意了。然而在邏輯上市同樣的例子。……總之,上自總統,下至極小的官吏,總覺得法律不方便,命令方便;國家又怎麼能有法治,人權又怎麼能有保障呢?”[15]而在答复李氏兄弟的信中,胡適又不無深意的提到,“我要請你們認清一個民國的要素在於容忍對方的言論自由。”“十幾日來,只見謾罵之聲,誣衊之話,只見一片不容忍的狹陋空氣而已。”胡適所爭,不僅是溥儀一時之事,更爭的是他一貫追求的人權保障、言論自由、非暴力和法治精神。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他對自由民主法治的追求是一貫的。這絲毫不因為他與某人的私交而改變,也不因他支持某個政府的法統就有所改變。比如胡適本十分尊崇吳稚暉,1922年胡就說吳是中國今日十二個大人物之一,科學與人生觀論戰中,胡又對吳的文章十分欣賞。後胡適在東亞同文書院的講演《中國近三百年的四個思想家》中,更是把吳和顧炎武、顏元、戴震相提並論。在412發生後,胡適回憶他當時對外國人說,“你們外國朋友也許不認得吳稚暉、蔡元培是什麼人,但我知道這幾個人,很佩服他們的見識與人格。這個新政府能得到這一般元老的支持,是站得住的。我在日本對中國學生談話,對日本人談話,也會這樣說:我向來敬重這幾個人,他們的道義力量支持的政府,是可以得著我們的同情的。”[16]然而當胡適實際回到國內,看到清黨的血腥情況,看到吳褒獎殺害陳延年的楊虎的信後,他的態度就起了變化。1928年2月27日胡致信吳稚暉說,“先生與楊虎一書論陳延年的案子,我認為先生盛德之累,中心耿耿,不能釋然。”以致很久沒有興致提筆寫關於吳稚暉的文章。3月4日,吳稚暉复信胡適,繼續大罵共產黨,胡適6日再度复信,勸其不要“以暴制暴”。1928年6月15日,胡適參加大學委員會會議,蔡元培提出李石曾任北大校長,胡適當即反對,吳稚暉就大罵胡適是反革命。胡適在很長一段時間對此十分氣憤。第二天就致信吳稚暉,要他指出自己違反懲治反革命條例的哪一條。同一天致信蔡元培,堅辭大學委員會職務。21、27日又連去兩信辭職,以表明自己的態度。“我雖沒有黨派,卻不能不分個是非。我看不慣這種只認朋友,不問是非的行為。”

1929年3月,當他得知“嚴厲處置反革命分子案”這種將自由和法治原則踐踏殆盡的提案後,25日左右寫了《我要我們的自由》一文,26日又給王寵惠寫信,表達自己的抗議。4月26日,胡適和繼任中公校長馬君武談話時明確提出:此時應有一個大運動起來,明白否認一黨專政,取消現有的黨的組織,以憲法為號召,恢復民國初年的局面。[17]在這前後,他在《新月》上連續發表《人權與約法》《人權與約法的討論》《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有憲法——對於建國大綱的疑問》等文章,抨擊當局的政策,甚至直言懷疑孫文學說,說“知易行難”除了讓人信奉,沒有什麼別的價值。1929年8月24日,上海特別市黨部呈請中執委令教育部將胡適撤職查辦。9月23日,中央社發布消息:胡適近來發布文章“攻擊本黨黨義及總理學說。各省市黨部先後呈請中央嚴予懲辦。中央亦以胡適言論不諳國內社會實際情形,誤解本當黨義及總理學說,並溢出學術範圍,放言空論。”[18] 10月4日,蔣夢麟簽發警告令。胡適看後給蔣复信退回,堅持自己的立場。(1929年10月致蔣夢麟信)胡適的自由主義立場,很鮮明的一個表現,還在於1933年他與人權保障同盟的糾紛上。胡適堅持自己的所見所聞,在北平監獄並沒有見到那樣虐待政治犯的情形,所以對於同盟公佈的控訴信堅決不贊成,引來宋慶齡質問。在政治犯的問題上,他堅持程序正義的法治主義立場,1933年2月19日,胡適發表《民權的保障》一文:“把民權保障的問題完全看作政治的問題,而不肯看作法律的問題。這是錯的。只有站在法律的立場上來謀民權的保障,才可以把政治引上法治的路。只有法治是永久而普遍的民權保障。”[19]胡適最終被開除出民權保障同盟。3月4日,胡適致信蔡元培說,他並不把此事放在心上。“所耿耿不能放心者,先生被這班妄人所包圍,將來真不知如何了得呵!”17日蔡元培回信說“奉四日惠書,知先生對民權保障同盟,不願多唱戲給世人笑,且亦不願把此種小事放在心上。君子見其遠者大者,甚佩,甚感。弟與語堂亦已覺悟此團體之不足有為,但驟告脫離,亦成笑柄,當逐漸擺脫耳。承關愛,感何可言。”

對於自己的說真話,遭致的孤立和反對,胡適並不感到遺憾。1936年1月9日他在致周作人信中說:“你說:我們平常以為青年是在我們這一邊。我要抗議,我從來不作此想。我在這十年中,明白承認青年人多數不站在我們這一邊,因為我不肯學時髦,不能說假話,有不能供給他們低級趣味,當然不能抓住他們。但我始終不肯放棄他們,我仍然要對他們說我的話,聽不聽由他們,我始終不忍不說。”


胡適既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也是一位愛國者。因此很早就有對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關係的思考。胡適一生執著地追求自由主義,但他的一顆愛國之心同樣強烈。所以他終其一生都在為自己的民族主義情結和自由主義追求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1914年7月23日,他在給族叔胡近仁的信中解答了所謂美墨交戰一事,而在同時期的日記中,他寫道,“自美、墨交惡以來,本城之Ithaca Journal揭一名言:吾國乎,吾願其永永正直而然也,然曲耶,直耶,是耶,非耶,終為吾國也。意言但論國界,不論是非也。餘有感觸,以所見作一書寄此報主筆,載入新聞欄。前校長白博士夫人盛稱餘書,以為正彼所欲言而未能言者。白博士夫婦都主張和平,故深惡此等極端之國家主義也。”[20]同時,1914年7月12日又記:威爾遜之言曰:“真愛國者認清是非,但向是的一面做去,不顧人言,雖犧牲一身而不悔。又曰:人能自省其嘗效忠祖國而又未嘗賣其良心者,死有餘樂矣。”凡此皆可作格言讀,故節錄之。”胡適在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關係上作出重大調整的時期是在30年代。從30年代開始,胡適對國民政府的態度可以說從一開始的衝突,逐漸走向合作。其中有兩個原因很重要,一是1932年11月和蔣見面後,加深了對蔣本人的了解,他多次說,蔣並非不能改過,而是缺乏面折廷爭的諍臣,於是他很願意自己肩負這一角色。但是胡適維護蔣的地位和國民政府的法統,絕不意味著他放棄自由主義的立場。他不像蔣廷黻那樣,乾脆主張“新式獨裁”,為此他曾與蔣廷黻有過多次討論。而實際上比較贊成民族解放與個人自由並重的道路。另一個方面,則是與汪精衛及改組派的接近。胡適和汪精衛在20年代初私交就不錯,到30年代初,胡想推動以汪為首的文治勢力與武治勢力相抗衡,雙方互相需要,關係趨於密切。1933年3月,汪精衛復任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31日專門致信胡適,邀其出任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長之職​​。 [21]胡適表示十分感動,但是拒絕了。他表示盼望以獨立之身為國家做諫臣,為政府做諍友。不久他又拒絕了汪提出的駐德、駐美大使的邀請。汪精衛1933年因塘沽協定遭國人唾罵時,胡適也仍然支持他,為他辯護。他最希望汪精衛在國民政府內部努力建立起自己的文治勢力,與武治勢力平衡。“中國政治要上軌道,必須走三步:第一,文治。第二,法治。第三,民治。”但就在長城抗戰後,雙方逐漸在對日方針上產生分歧。胡適因自由主義的追求而接近汪,但最終(長城抗戰後)又因民族主義的增長而逐漸離開汪。[22]1934年9月,中國在國聯非常任理事選舉中失敗,胡適痛心疾首,24日寫道,“在蘇俄入盟之日,我國連任非常任理事的要求竟被否決了。這兩大鄰國的榮辱相形之下,我們當然更感覺我們的國家的羞辱。但平心而論,中國此次在日內瓦受的羞辱,大部分是自取的,我們只應該責己,不應該一味責人。”“我們應該想想,為什麼我們這一個四萬萬人口的大國要求一個非常任理事而不可得呢?這不夠我們深刻的反省嗎?”[23]同一天就致信掌管外交的汪精衛,表達對外交局勢的不滿。

總的來說,從《新月》到《獨立評論》,胡適的民族主義傾向逐步上升。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到,九一八事變後,胡適眼看民族危機日益沉重,他漸漸放棄不涉政治的態度,參與政治活動日益頻繁。33年華北發生危機,整個上半年他發表了多篇關於中日、國聯和華北問題的文章。(如5月29日《保全華北問題的重要》),並接受何應欽的邀請,參與中日之間的斡旋。由於異常繁忙,耽誤了中基會編譯委員會等本職工作,還引來投稿長期得不到答复的王實味的不滿。這一個時期的胡適,在處理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的關係上,的確在進行著不斷的調整與平衡。在1935年5月所作《個人自由與社會進步》中胡適對民族主義的分析是:“民族主義有三個方面,最淺是排外,其次是擁護本國固有的文化,最高又最艱難的是努力建立一個民族的國家。因為最後一步是最艱難的,所以一切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最容易走上前面的兩步。”[24]而到了1936年7月,胡適在與日本學者室伏高信談話時說:“民族主義已經獲得壓倒的勢力,國家這個東西成了第一線,在現下沒有一種力量能夠阻止這種大勢的。”室伏高信問中國的未來走向是獨裁還是民主,胡適說“無論什麼,沒有比統一再要緊的,除此之外,全不是現在的問題。”[25]總而言之,由於民族主義的訴求,《獨立評論》時期的胡適,對當局是漸取合作的態度,他在華北時期對宋哲元也是如此。“雷季上君說:胡適之把宋哲元當作聖人看待。我至今還如此癡想。……我不但希望宋哲元作聖人,我還希望蕭振瀛作賢人。若不如此,我們就真絕望了。”1936年11月29日,《獨立評論》被宋哲元查禁。西安事變危機告一段落後,37年3月胡適致書宋哲元,為張熙若擔責,並對宋表示道歉,並且說,“倘有言論失當,務請先生隨時指摘,以便隨時正式更正。”當月30日,秦德純就邀請胡與宋面談,並出席晚宴,席散後,秦就通知可以復刊。

在1937年七七事變以前不久,胡適還有數篇談論憲政問題的文章發表。但是在七七事變以後,就明顯暫時擱置了。而標誌著胡適民族主義情結髮展到頂峰的,就是接受駐美大使的任命了。在胡適看來,他是堅決不可做官的,就是要在政府之外,保持一個獨立的,能夠說良心話,對政府面折庭爭的地位,代表社會的良知。所以他除了這次擔任駐美大使,其餘所有要他當官的邀請,無不遭到他的拒絕。在之前是這樣,在之後也是這樣。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胡適作為一個愛國者,在國難當頭的時候讓自己的自由主義追求作了多麼大的犧牲。胡適1938年10月31日贈陳光甫詩道:偶有幾莖白髮,心情微近中年;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然而,作出出任的決定,僅僅只是犧牲的一個開始罷了,任內數年付出的艱辛和代價是胡適完全沒有料到的。比如,1938年11月26日晚,胡適參加一個集會,由於會上談論均不發表,於是不久就有人造謠,說胡適在講話中說中國政府對日動搖,軍隊已不能再作戰。1939年1月27日,外交部致電胡適進行質問。胡適不得不在復外交部和部長王寵惠電中兩次闢謠,並請轉呈蔣總裁。到美赴任後,胡適和陳光甫合作,一舉促成美國第一筆對華貸款。當時美國國會有規定,進出口銀行對某一個國家的貸款不得超過3000萬美元,而胡適、陳光甫爭取到了2500萬。

1939年11月,胡適得知財政部人事變動後,致電陳布雷並轉蔣介石,反對宋子文出任財政部長。胡適說,“弟向不滿於孔庸之(孔祥熙)一家,然弟在美觀察此一年中,庸之對陳光甫兄之事事合作,處處尊重光甫意見,實為藉款購貨所以能有如許成績之一大原因。”胡適表示自己雖不滿孔祥熙,但相忍為國,外舉不避仇,仍然讚揚孔祥熙的功勞。而他認為宋子文則不能與陳合作。其實這也有擔憂自己無法與宋子文合作的考慮在裡面後來事實證明果不其然。宋子文雖未當成財政部長,但這並不表示蔣是接受了胡適的意見。1940年,蔣就委任宋出任中國銀行董事長,並作為對外借貸的私人代表出使美國。6月14日,蔣在致羅斯福信函中明確說:“餘已授予宋先生代表中國政府在美商洽一切之全權,彼受餘之完全信任,……敬請閣下惠予親切之洽談,一如與餘私人接觸者然,不勝企盼。”這就等於將作為國民政府駐美特命全權大使的胡適晾在了一邊。(胡適稱宋為“太上大使”)再加上胡宋二人間的芥蒂,胡適之艱難與尷尬可想而知。1942年5月,胡適致翁文灝、王世傑信中說:“某公在此,似無諍臣氣度,只能奉承旨意,不敢駁回一字。我則半年來絕不參與機要,從不看一個電報,從不聽見一句大計故無可進言,……去年12月8日我從國會回家,即決定辭職了。……我若求去,人必以為我不合作,對內對外均須費解釋。故我忍耐至今。……我在次毫無用處,若不走,真成戀棧了。”而蔣1940年7月2日給宋子文的電報直接指示說:“借款事不必與胡使相商,請兄徑自進行為便。”由於宋子文到美後,相繼與美國簽訂了《鎢砂借款》《僅售借款》以及《中美平準基金協定》,這當然加深了蔣對胡適無能的印象。到1941年底日美交涉妥協時,蔣更對胡適所謂對美交涉的軟弱深感不滿,在11月30日的日記中寫到:“妻雲:無論商家與偏室,若非家主與老闆娘時刻關注業務,則必不成。其言以鑑於歷次外交部與駐美大使胡適對於彼使命與任務之成敗,幾乎毫不在意而發也。此等官僚與政客,無丹、無能而不願為國家略費心神,凡事只聽其成敗,是誠可痛、可悲之至也。”[26]一邊,胡適認為自己為國事付出了巨大心力和犧牲,另一邊,蔣介石把國事當做家事看待,認為只有老闆老闆娘才靠得住,作為自由主義者和愛國者的胡適來說,這真的是“可悲之至也。”

蔣對胡的不滿不至於覺得他無能,更在於懷疑他的立場和動機,認為他為美國政策辯護過多,而對重慶方面的立場解釋過少。比如總是勸政府要體諒盟邦,要大度,再比如皖南事變後代陳美方的不滿等等。[27]1942年8月,國民政府免去胡適駐美大使職務,胡適這時還執著地想盡到諍臣的責任,在致蔣介石電中反對魏道明作為接任人選,推薦郭泰祺和蔣廷黻。蔣當然不會再聽取他的意見了。1942年10月13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對胡適的使美生涯總結道:“胡適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不惜借外國之勢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損害國家威信亦在所不惜。彼使美四年,除為其個人謀得名譽博士十餘位以外,對於國家與戰事毫無貢獻,甚至不肯說話,恐其獲罪於美國……文人名流之為國乃如此而已。”[28]

胡適一方面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一方面又堅持克己忍耐,認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這看似矛盾,可在胡適身上則不然。這也體現在他的婚姻上。胡適對待母親的態度是非常傳統的,絕不違抗母命。哪怕是包辦婚姻,他也毅然接受。他在1918年5月給族叔近仁的信中坦承:“吾之就此婚事,全為吾母起見,故從不曾挑剔為難(若不為此,吾決不就此婚,此意可為足下道,不足為外人言也)。今既婚矣,吾力求遷就,以博吾母歡心。吾之所以極力表示閨房之愛者,亦正欲令吾母歡喜耳。”其盡孝若此!後來胡適在為好友張慰慈題寫扇面的時候還寫道:“愛情的代價是痛苦,愛情的方法是忍耐痛苦。”同一時期留洋的新派人物往往因為自己新的價值觀,堅決拒絕包辦婚姻(如郭沫若等),甚至不惜決裂,胡適的處世方式與此是截然不同的。然而,胡適又並不因為克己忍耐而放棄自己的價值觀,在他母親過世後,胡適趕回家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葬禮”。把愚昧的、迷信的葬禮習慣一一去除。在1925年12月,胡適寫給陳獨秀的信中就曾說,”我們兩個老朋友,政治主張儘管不同,事業上儘管不同,所以仍不失其為老朋友者,正因為你我腦子背後多少總還有一點容忍異己的態度,如果連這一點最低限度的相同點都掃除了,我們不但不能做朋友,簡直要做仇敵了。”[29] 1959年,胡適總結道:我曾說過,我應該用容忍的態度來報答社會對我的容忍。我現在常常想我們還得戒律自己:我們若想別人容忍諒解我們的見解,我們必須先養成能夠容忍諒解別人的見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們應該戒約自己絕不可“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我們受過實驗主義訓練的人,本來就不承認有絕對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在胡適看來,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容忍比自由更重要。[30]

胡適對於社會改革,堅持主張漸進的、一點一滴的進行。他曾以鸚鵡用翅膀沾水救火作比。其實我們都很熟悉另一個類似的故事,就是精衛填海了。胡適也相信這種不懈的精神一定“誠可動天”,一分耕耘會有一分收穫的。1920年1月26日,胡適寫定《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一文,“社會是種勢力造成的,改造社會需要改造社會的種種勢力,這種改造一定是零碎的改造,一點一滴的改造,一尺一步的改造。……必須要時時刻刻存研究問題的態度,做切實的調查,下精細的考慮,提出大膽的假設,尋求實驗的證明。”[31]所以他反對主義而主張研究問題,也反對20年代日本所實驗的新村。“這種生活是避世的,是避開現社會的。這就是讓步。這便不是奮鬥。我們自然不應該提倡暴力,但是非暴力的奮鬥是不可少的。”非暴力的漸進改革,就是胡適一生所堅持的方向。這種非暴力的、漸進的思路也被用於胡適的待人上,尤其是對當權者。首先不與對方站在對立的立場上,而是用比較溫和的方式,使其逐步改善,這也是胡適一生的執著。對汪精衛如此,對宋哲元如此,對蔣介石也是如此。1935年末,翁正式出任行政院秘書長。胡適蔣丁文江一首遺詩抄錄給翁文灝、蔣廷黻、吳景超。並說“我對於你們幾個朋友,絕對相信你們出山要比在山清。但私意總覺得此時更需要的是一班面折廷爭的諍友諍臣。”胡適這麼說,也這麼做,尤其在對蔣上,一直到逝世,在他的心目中,一直是以蔣的“王者師”自居的。正因為如此,胡適在政治上有著一種近乎執著的天真,比如他在北洋時期或提倡或實驗過的好人政府,聯邦制,比如30年代設想過的文治對抗武治。時局到了1948年,胡適非常欣賞的翁文灝當上了行憲內閣首任行政院長。胡適雖事前有所反對,但事後也不無希望的說”希望翁……開中國政治上的新風氣,打倒空談、不科學的空談。……我們很希望在他領導下,對專家的政治,得到特別的注意與提倡。“崇尚科學,反對空談,以及專家政治,都是胡適一貫提倡和推崇的。這同樣也反映了胡適的這種執著和天真。儲安平當時就評論說,”任何人來做行政院長也都是沒有辦法的,誰上台誰就倒霉,誰來做就誰犧牲。……希望翁氏來轉礪乾坤,改變一個局面,那加入不是一種幻想,就是一種奢望了。“果然不到半年,翁就因金圓券失敗而無奈辭職了。一方面要維護蔣的領袖地位和國民政府的法統,一方面又要促使蔣政府在民主自由法治軌道上改善,這一矛盾常常使胡適左右為難,在自己的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之間做著艱難的平衡選擇,但哪怕處境再尷尬,他也執著的堅持這一立場。為了維護自由主義的立場,除了抗戰期間出任駐美大使外,蔣很多次請他做官,他都堅辭不就。另一方面,胡適認為,只要自己保持擁護蔣的立場,蔣終是能夠接受一些善意的改進建議的。然而這種執著和天真在政治人物那裡,往往就有些一廂情願了。一方面,當權者需要擁護自己的自由知識分​​子說一些好話來裝點門面,因此表面上固然禮遇有加,甚至死後也是極盡哀榮。可若自由知識分​​子發表不利於他統治的言論,又是他絕不願意看到的。蔣介石對胡適的這種兩面態度就體現了這一點。而這暗中的一面,一向天真執著的胡適是很難察知的。比如在雷震案前後,實際上胡適已經做到足夠克制,可蔣還是在日記​​中說,:“聞胡適定於十六日回來,是其想在雷案未覆判以前要求減刑或釋放之用意甚明。此人實為一個最無品格之文化買辦,無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為害國家,為害民族文化之蟊賊。”(1960年10月13日) 1962年2月8日,農曆新年期間,胡適夫婦還應邀到士林官邸與蔣介石夫婦共進午餐。然而,16天之後的1962年2月24日晚7時10分,胡適在演講中因心髒病發突然跌倒,不治逝世。蔣介石在當天日記中寫道:“晚,聞胡適心髒病暴卒。”(1962年2月24日)“暴卒”二字,可以很明白地體現蔣之心情了。

1919年,胡適從【左傳】的“立德、立功、立言”出發,提出社會不朽論。“個人是社會的基礎,雖然個人有一天是會消亡的,但是社會是不朽的。所以,我這個現在的小我,對於那永遠不朽的大我的無窮過去,須負重大的責任,對於那永遠不朽的大我的無窮未來,也須負重大責任,我須時時想著,我應該如何努力利用現在的小我,方才可以不辜負了那大我的無窮過去,方才可以不遺害那大我的無窮未來?”胡適雖然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但他也像杜威說的那樣,是反對自私自利,時時牢記自己責任的自由主義者。同時,胡適從小有著很深的理學家風,他非常看重自身的形象和言行的影響。一直有一種為社會樹立聖賢形象的情懷。實際上他在心性上,比較接近陽明,而在處世上,理學之風甚明。就是很多人說的“胡適愛名”。當然胡適愛名也會給他帶來負面影響,比如胡適與黎昔非的關係便是一例。

後來胡適在《介紹我自己的思想》中解釋說,“說一句話不敢忘這句話的社會影響,走一步路不敢忘這步路的社會影響,這才是對於大我的負責任,能如此做,便是道德,便是宗教。”[32]這就是胡適熱心於社會事業的自我要求,??

1928年1月27日,胡適在《答某君書》中寫道:“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你若發憤振作起來,去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那麼,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義,作一事便添一事的意義,生命無窮,生命的意義也無窮了。”[33]
還有一則胡適“為人題扇子的話:如世如夢無所求,無所求心普空寂。還似夢中隨夢境,成就沙河夢功德。王荊公小詩一首,真是有得於佛法的話。認得人生如夢,故無所求。但無所求不是無為。”[34] (1929年5月13日)


無所求不是無為。胡適一生熱心於社會進步事業,但他對功利是淡泊的,而這種淡泊又不妨礙他的執著和熱心。胡適對佛學素有研究,定然知道《華嚴經》中迴向品的佛理。也就是主張已成菩薩道的人,還得迴向人間,由出世回到人世,為眾生舍生。[35](胡適在與楊杏佛談論西遊記的信件中,便明白地談到了這一點。“如果有人說,吃胡適一塊肉可以延壽一年半年,我也一定情願自己割下來送給他,並且祝福他。”


以出世精神,做人世事業,這大概就是執著的胡適的最大的執著了。

①]胡適:《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
[②]《胡適自述》
[③]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第71頁
[④]胡適:《四十自述》第79頁
[⑤]程巢父:《張中行誤認度胡適之——關於林損對胡適怨懟的辯證》
[⑥]李振聲:《且說林損怨懟胡適這樁陳年公案》
[⑦]胡頌平:《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
[⑧]《胡適往來書信選》第125頁
[⑨]《在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第29冊
[⑩]孫郁:《周作人談胡適》
[11]章太炎:《轉注假借說》,《國故論衡》
[12] 《胡適往來書信選》上,24頁
[13] 《胡適往來書信選》上,第270頁,276頁。
[14] 《胡適往來書信選》上,第272頁
[15]歐陽哲生:《胡適文集》第3冊第444頁
[16] 《追念吳稚暉先生》,《吳稚暉先生紀念專輯》第14頁
[ 17]見《胡適日記全編》
[18] 《申報》1929年9月23日
[19] 1933年2月19日《獨立評論》周刊第38號
[20] 《留學日記》第232頁
[21 ] 《胡適來往書信選》中冊,204頁
[22]高志勇:《胡適與汪精衛政治關係的歷史考察》
[23]胡適:《論國聯大會的兩件事》
[24] 《獨立評論第》150號,1935年5月20日
[25]室伏高信:《胡適再見記》,1936年8月9日
[26] 《蔣介石日記》1941年11月30日
[27]陳漱渝:《被拋棄的過河卒子——胡適在美國的外交生涯》
[28] 《蔣介石日記》1942年10月13日
[29] 《胡適往來書信選》上冊356頁
[30]胡適:《容忍與自由》
[31] 《新潮》第2卷第3號
[32]《胡適文選》第9頁
[33]《生活》周刊第3卷第38期
[34]《胡適文集》第四卷第571頁
[35]參見《大廣方佛華嚴經》